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浙江衢州:一个改变命运的嘱托(致富经)

发布时间:2014-03-19  来源:央视网
摘要:这里是周华的泥鳅养殖场,2013年腊月22日这天,周华的养殖场非常热闹,有几个客户来购买他的泥鳅,可是当周华把他的泥鳅捞上来后,记者发现并没有多少。

 

浙江衢州:一个改变命运的嘱托(致富经)

  这里是周华的泥鳅养殖场,2013年腊月22日这天,周华的养殖场非常热闹,有几个客户来购买他的泥鳅,可是当周华把他的泥鳅捞上来后,记者发现并没有多少。

  记者:好像也不是很多。

  周华:冬天了,冬天冬眠了,泥鳅冬眠的话它都躲在泥巴下面,不好捞。

  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周华决定把池塘的水放干后再捞。四个多小时后,池塘的水虽然已经放干了,可是泥鳅仍然不好抓。

  记者:怎么了?

  周华:陷进去了,太深了。

  记者:脚陷进去了?

  周华:对。

  泥塘里有一条深沟,抓泥鳅的工人不小心陷了进去。

  记者:脚被泥巴粘着了。

  员工:很深,这个沟很深。

  周华告诉记者,每年的4到9月是销售泥鳅的旺季,而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来销售,就是因为冬天泥鳅不好抓,而销售价格比较高。

  经销商:我那个顾客明天就卖完了,都是订购的,订好的。现在不是最缺的时候,现在大家都抓不起来了,冬眠了,过年了大家都要存货。

  周华:我们采取这个时间就是,外面没有了,我们利用这个空间来抓泥鳅。

  记者:有你说的那么多泥鳅吗?

  周华:我用锄头挖给你看一下。

  记者:有你说的那么多吗?

  周华:有,你看一下,这里面有80公分,你看随便动一下,看到没有,随便动一下就是。都钻到低下去了,全部都是泥鳅。

  记者:那你怎么抓?

  周华:用手工抓,我教你一下。按着它顺序方向去抓,速度快一点给它抓起来,给它弄混的话肯定是要溜走的。

  记者:就这样,好软。

  周华:对,很滑的。

  周华养殖的这种泥鳅叫圆鳅,它体形呈圆柱形,颜色青黑。是人们最常见也最常吃到的泥鳅品种之一。

  周华:不要看这黑黑的泥土,埋的都是宝藏。这田里都是我们的小金库。

  就是这种泥鳅,在江山市很多人以前都养过,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而周华用了四年时间,不但将这种泥鳅养殖成功,还带动40多农户一起养殖。提起他,周围人都说他脑子很灵活。

  局长:我们当地的人说就是脑子比较灵活,老是不停地动脑筋想办法,去找方法,找路子。

  经销商:他这个人的脑袋跟一般的人不一样,他的脑袋总是把什么事情做好。

  村民:他的脑子永远都不停,是这样,他经常给我讲这些事情,那些事情我都不懂得,我只知道自己种树苗。

  大家都知道周华泥鳅养得好,脑子很灵光,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养泥鳅也是迫不得已。提起这些,他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周华:(哭)怎么说,我一提他,眼泪就要掉下来。

  周华49岁时,开始养泥鳅创业,而这一切,都和坐在他身边的这两个女孩子有关。

  这里是周华的老家。因家庭贫困,周华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后来在江山市农贸市场靠贩卖金针菇为生。虽然赚的不多,但也能勉强维持生活。

  然而,就在2007年的12月,周华原本平静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他的父亲得了食道癌不幸去世,为了给父亲看病花去了他大部分的积蓄,周华的生活陷入窘境。

  周华的老婆朱水香:家里有什么菜就吃什么菜,有白菜吃白菜,有萝卜吃萝卜,上街买菜买不起。

  周华:母亲经常发生毛病,病情也多。有苦都说不出,只有憋在心中。

  而更让周华感到压力大的,是父亲临终前的一个嘱托。

  画面中坐在周华身边的这两个女孩子,周华和他的父亲曾经共同抚养了10多年,父亲就是把这两个女孩完全托付给了周华。村里很多年轻人都以为是周华的亲生女儿,但是老人们都知道其实并不是。

  村民:夫妻俩都跑出去都没有回来,现在都读大学了,都是他供的,每年都好几万呢。

  周华的女儿:每年父亲节他们都会打电话发信息给我爸爸,想的都比我周到。

  原来,周华原本有一个哥哥,患有轻微精神疾病,1997年外出打工,没有想到,这一走至今都没有音讯,哥哥的妻子改嫁,留下了两个女儿,当时一个只有6岁,另一个还不到3岁。

  周华:报过案,我知道了线索,也跑出去找过,找过以后都没有发觉这回事。我也不知道怎么样,反正我也尽我的力量去查,所以我都没办法说这个事情。

  周晓丽:没印象,我没见过,从出生到现在总共才见过两次。应该我姐姐的印象会深一点。

  周梦燕:其实我对他长的什么样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

  父亲一走,抚养哥哥的两个女儿,就全部落在了周华的肩上。一家老小六口人,都要靠他一个人养活,可是贩卖金针菇挣来的钱根本无法维持,周华就在江山市的农贸市场里转悠,想找点其他的事情来做,两年后,周华有了一个决定,他要养泥鳅。

  周华:2007年的时候,我看了这个泥鳅还是7、8元一斤,到2009年一看,泥鳅浮动相当大,15元一斤,我想这个买卖可以做。

  周华觉得泥鳅可以养,可看到他家里面的情况,周围的人都纷纷替他担心起来。

  老婆:万一掉下去的话,我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哪里赚钱去补这个窟窿。

  村民:我都给他讲江山有个地方的人也是养了好几十亩,后来没有养成功,都是亏掉了。

  周华也知道大规模养泥鳅有风险,他更知道家里的状况,不允许自己有任何闪失。

  周华:现在这个岁数了,脚不踏稳的话跟得你不要进去做这个事情,你给他一脚踩在烂泥巴下面,下去的话你就爬不起来了。

  2009年3月,周华开始查阅有关泥鳅的资料,还走访了山东、四川、江西等十多个泥鳅养殖场,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养殖上的细节,直到现在仍然保留着这样的习惯,连泥巴都不放过。

  记者:这在干什么?

  周华:看一下这个泥巴,我觉得太肥了。

  记者:肥是什么意思?

  周华:肥就是说养泥鳅养是好养的,就是怕细菌感染大,天气温度不行,一下子热一下子冷,温度不均匀。

  记者:就是说看一下泥巴适不适合泥鳅生长?

  周华:对

  经过考察,周华发现,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泥鳅,而适合当地养殖的是这种圆鳅。2009年5月,周华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50多万元,流转了20多亩土地,从外地引进了8000多斤圆鳅的种苗开始养殖,因为之前他做了两个多月的细致准备,到了年底,他的第一批泥鳅苗成功养活,卖了50多万元。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