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云南宜良县:“包山拾菌”撬动宜良林下经济

发布时间:2015-05-11  来源:新农网
摘要:郁郁葱葱的树木,干净整洁的道路和清澈秀美的迎宾湖,衬托出云南省第一个生态旅游村的静美。

 

云南宜良县:“包山拾菌”撬动宜良林下经济

  郁郁葱葱的树木,干净整洁的道路和清澈秀美的迎宾湖,衬托出云南省第一个生态旅游村的静美。

  宜良县狗街镇小哨村从1995年开始在省内首创“包山拾菌”林下经济模式,至今已经持续了整整20年。特别是从2007年以后,宜良县全面启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落实到户,明晰山林权属、放活林业经营,让每个村小组都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改革后,小哨村委会把15226.5亩林权作为林下经济发展的基地,成立了林土野生菌专业合作社,引导林农,以“包山拾菌”为突破口,充分依托森林资源自然景观,管理养护林下野生菌,等野生菌自然成熟后采集上市,推进林下经济发展,而承包人除了享有相应的采摘权外,还有义务管好自己辖区的林木,损失了也要进行相应的惩罚。

  “包山拾菌”不仅绿了山林,还使农民致了富。每年雨水季节,小哨村的干巴菌在森林里疯长,很多游客“闻香”而来,森林里鳞次栉比的“林家乐”“农家乐”便成了游客体验拾菌乐趣和品尝鲜美菌香的最好去处。

  村民张燕中受承包山林的村民雇佣帮忙驻守林地,每年6月份开始张燕中就带着自己简易的铺盖来到林地搭建帐篷,帐篷一共搭设3顶,一顶用于守林人住宿,一顶被当做厨房可以为客人烹制菌子,一顶则放置桌椅可供客人休息品菌,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农家乐”,一个雨季下来,张燕中可收益近万元。

  “包山拾菌后,不仅使生态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也让村民们富了起来。”小哨村委会支部书记、主任叶郁珍介绍说,“作为全省最大的干巴菌产地,小哨村的干巴菌每年产量在10吨左右,年综合销售收入达200多万元,仅‘包山拾菌’一项可使村集体每年收入60万元左右。”

  “村里把承包费的70%作为投入,其余30%分给村民。如果不进行公益建设,则村民分70%,30%留作储备。一些村小组每年分红就达到了平均每人四五千元。”叶郁珍说,“村里一半以上的家庭都买了汽车、摩托车,人均年收入由2003年的2270元增长到了现在的8860元。有了资金,修公路、建学校,接通自来水、电网改造等公益事业建设有了资金来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唱好“林下经济”戏,念好“苗林致富”经,深掘“生态旅游”金,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宜良县立足生态发展理念,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原则,积极引导群众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培育林下种植养殖产业,促进林下经济向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通过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探索林下经济产业链和林、农、牧、旅游业复合经营的新路子,辐射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为了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宜良县还颁布了《宜良县林木权证核发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宜良县林下经营权流转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中共宜良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花卉苗木发展的意见》《宜良县林下经营权、林木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中共宜良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等5个加快林业经济发展的机制措施,鼓励林农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林业经济。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发展面积13万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2.7亿余元。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广大农民获得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既增加了有形资产,又增加了农民依托林地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林业产业发展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转变,使农民‘不砍树就能致富’,达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双赢目的。”宜良县林业局局长达青说,森林旅游与林下经济的有机结合,被誉为生态型的黄金产业,不仅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更是协调长期与短期矛盾、生态与经济关系的一篇大文章。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