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9日,记者到云南大姚县采访张建勋。张建勋告诉记者,今年过年他的核桃大赚了一笔,春节前后60天他就净赚了300万元。他本人也一下子在大姚县出了名。
樊志勇:很多朋友说你知道吗,大姚有一个做核桃的少帅,又年轻,又帅,然后做事情又做得好,我说怎么没听说过呢,突然就声名鹊起了,你知道吗?一下子就是电视上县台洲台省台上都会看得到他。
杨江旭:不会笑,不会怎么跟你笑,他也不搭理人,也不跟你笑,反正就是给人感觉特别拽。
张建勋现在是春风得意,他2007年开始做核桃生意,六年时间,2013年就把企业打造成云南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超过9000多万。尽管有同行说他拽,但更多人对他则是佩服。
刘华金:发展得又好又快的一家,以前有些做的果子,你像做得大的那些,做着做着逐步萎缩了,他们是从小的,越做越做大,越做越大这样,逐步逐步在壮大上去。年轻气盛他肯定是要狂一点。
代志敏:他小我一辈,应该叫我叔,在这些企业老板里做核桃的我是最看好他的。
然而,记者却在采访中得知,今年32岁的张建勋,六年前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
2004年,张建勋从云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管家里要了近20万元,在大姚县先后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和三个服装店。虽然每个月能挣上一万多,但根本不够张建勋花。
向映芬:花天酒地的那种,一有朋友到那里去,他就没心思,门一关就跟那些朋友去玩去了。
杨江旭:花钱大手大脚的,花花公子一样。
张建勋:反正我自己挣的钱,我自己花,我没花你们的钱,就是那个想法,实际上到最后还是花他们的钱,把他们给的投资的钱都花完了。
四家店开一家倒一家,不到半年都倒闭了。可张建勋又从家里拿了30万元,跟人跑到广西去做服装批发生意,这一走就是两年。2007年春节,张建勋终于回了趟家,父母十分开心,摆上了一桌儿子爱吃的菜,可谁知道,张建勋一张嘴,又是向家里要20万元。
张成聪:那么多人跟他要钱,逼得他整天只会淌眼泪,一个男子汉整天只会哭,我做父母的不可能不管他。就让他那么失魂落魄的,所以还是贷款拿给他,拿了二十多万元给他,去打发了那些人。
原来张建勋是在广西做生意亏了钱,被人一路追债到老家。张建勋十分羞愧,每一次亏钱,都让年老的父母替自己还债。他决定回家好好跟着父母做核桃生意,不再让家人失望。
张建勋:为了证明自己还是可以做成事情,或者说为了证明自己还是有能力可以做好一件事情。
张建勋家做核桃生意有10多年,一般从农户家收核桃,再卖给加工厂,虽然没什么名气,但一年也有40多万元的收入。
从赔钱赔到哭,到用六年时间,把家里没名气的核桃生意做成大姚县核桃行业上升速度最快,规模排名前三的企业。张建勋是如何做到的呢?
2007年4月,张建勋去云南大理参观一家核桃加工厂后,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让全家人都很不安。
张建勋:当时我看了以后我就说,如果我要来做的话,肯定要做得比他至少十倍,比他做得更好,十倍以上的好。
那家加工厂一年加工核桃六七百吨。张建勋没有经验,张口就要做到比别人十倍还好,同行的人都觉得这小子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张建勋:可能就是那些表情,咱抬头一看,可能别人都觉得不屑一顾,可能觉得这个人说话怎么这么大口气。
建一个工厂,算上厂房设备,起码要2000万元,家里所有的积蓄也就100多万元。资金,销路都是问题,父母觉得张建勋又是心血来潮。可是,张建勋却真的用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工厂,还打开了销路。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关广初:(核桃)皮比较厚的这种。
关广初,张建勋家的老客户。在云南大姚县收了近10年的核桃,经验丰富,不仅用手拍听声,就能辨别核桃皮的厚薄,甚至靠脚就能踢出来核桃的好坏。
关广初:这里应该有空的。这个空一点。
记者:这个听起来是空的。
关广初:它踢得到的。
记者:踢什么?你怎么能知道它是空的呢?
关广初:它不是空,它不是很饱满。你拿一下你就知道了。
记者:确实。
关广初:它声音不同。
关广初:这是经验,十多年的经验。
记者:它跟其它不一样吗,在这里面,你的脚一踢过去的话。
关广初:它一踢过去,那个声音带着走的,就看到哪一个核桃是空的。这个声音跟着走的。
记者:咱们打开看一下。
关广初:是半饱的,不是很饱的。
记者:咱们跟其它的比较一下。这就是贴着(核桃)皮的了。
关广初:这个是空的多,这个是肉的多。
记者:这一脚就踢出来了。
关广初:一脚就踢出来,这个很关键,所以收核桃关键就是在这里。
用脚踢核桃,根据核桃滚动的速度和声音就能判断出核桃的质量,不仅如此,关广初的核桃销售网络遍布全国30多个市场,2007年大姚县10%的核桃由关广初销售出去,一年销量达到1000多吨。张建勋看上了关广初销售的实力,想和关广初合伙建核桃加工厂。
张建勋:如果让我自己一个人去做的话,我自己就要先把工厂建起来,然后自己还要去跑市场,慢慢地才有一定的销售网络。这个过程可能,咱也估计不了多长时间,可能一年,可能十年,都有可能,可能很漫长,所以说我看重的第一点就是他的销售网络是比较好。
可当时,关广初似乎并没有把张建勋放在眼里。
关广初:不止一家,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漾濞(彝族自治)县、在永平县那边,他们叫我们去开工厂的人还是多的。
仅在云南大姚县,想找关广初合作的加工厂就有四五家,而关广初对选择合作伙伴十分谨慎。张建勋一打听,原来关广初刚和原来的合伙人闹掰。
张建勋:他当时的合作伙伴,可能遇到熟人质量就松一点,遇到不太熟的人,质量搞严一点,好的,坏的,乱七八糟的都搞一些到仓库里面来,这可能是他们分手的最大原因。
张建勋认为提高收购核桃的质量,是打动关广初的关键。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可就是这个办法给他遭来一片骂声。
刘华金:肯定要遭人恨,当时你拿来称,灰灰土土都卖成钱。现在灰渣都给出去,那还不是钱。
李开治:麻烦,原来我们卖一车核桃最多就是过半小时就卖好了,(现在)交一车核桃,六七个小时才交得好。
甚至一些和张建勋家里合作了十多年的老客户,看到张建勋这样,掉头就走。
张建勋:呼一下就拉走,什么也不说就拉走了,这不用说别人肯定是对我们这个有意见。
惹来一片骂声的正是张建勋自己根据卖枣的分级机器设计的这台筛选机。
张建勋:你看这个筛片,咱们拿一个核桃,基本上它刚好可以从这儿过。就这么大筛片,那么如果这个核桃从这里滚出来的,放到这边它就下不去了。通过这个筛片的大小,来分选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