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在2015年新疆南疆五地州果蔬热风烘干房及冷藏库建设项目启动会上,来自疏附县兰干镇玉吉米力克村的农民吐尔逊·艾买提愉快地与记者分享他的收获:“我以前都是自己上巴扎卖杏子,挣不了几个钱。去年,我加入镇上的富民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杏热风烘干房打工,两个月挣了1.6万元。”
2014年,南疆有近7万农民和吐尔逊·艾买提一样,受惠于杏热风烘干房项目。2015年,自治区决定在南疆五地州新建果蔬热风烘干房3000座,50吨组装式冷藏库1000座,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伤心树”变成“摇钱树”
赛买提、大白杏、小白杏、树上干杏……一提到新疆的杏子,就能想到各种色艳味美的品种。
据统计,新疆杏子有160多个品种,极适于鲜食和加工。新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杏种植区域,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南疆则是新疆的杏主产区,2014年种植面积达178.51万亩,年产量达127.54万吨。
“新疆杏子品质优良不说,还有极高的保健功能。老百姓对杏子很有感情,有很好的栽培基础。”自治区林业厅林果办主任冯春林说。
2000年以来,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特色林果业建设。2009年,全疆杏子种植面积高峰时达297.63万亩,总产量184.4万吨。由于不宜储藏、收获期短、加工滞后等因素制约,成熟鲜杏除少量上市销售和农民自食外,大部分由农民按土法晾晒制干,卫生条件差,杏干品质低,损失也较大。一些企业在南疆布局的杏酱生产线停产多年,很多农户因挣不到钱而砍伐杏树。“伤心产业”成为杏产业的代名词。
皮山县委常委阿布力米提·买买提明介绍,皮山县杏子种植面积达9.23万亩,但亩均收入不足1000元。2013年,在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局的帮助下,皮山县利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建成117座杏热风烘干房,200吨鲜杏成功烘出50吨杏干,每公斤销售价达40元,给当地农民极大地鼓舞。
2014年,作为自治区发展南疆“短平快”项目的首批任务,新疆投资1.35亿元,在皮山县、疏附县、英吉沙县、阿图什市等杏主产县市建成1500多座杏热风烘干房,生产优质杏干。经过一年的磨合、尝试,这批烘干房预计增加产值2.3亿元,转移劳动力近7万人次,涉及南疆三地州13个县(市)、94个乡镇,1036户农户,初步实现了杏子产业增值、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
烘干房带领农民走进新天地
7万多户南疆农民去年靠热风烘干房项目增收,而几百个合作社就是加工销售的桥梁。富民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木台力甫·买买提告诉记者,去年他和农民一起建了5座烘干房,双方都有收益。
“为建这个合作社,我出资100万元。每个来烘干房和我一起创业的农民,我都给他5%的股份。贫困户家庭来这就业,月平均工资在2000元到3000元左右。去年合作社收了60吨鲜杏,纯利润20多万元。”木台力甫·买买提说。因为去年在杏子烘干上尝到了甜头,今年他要响应自治区的号召,再建两个热风烘干房和一个冷藏库,尝试着在所有林果和蔬菜产品上挣到更多的钱。“今年我主要是打开疏附县整个蔬菜直销店的经营权,跟焉耆两家公司形成订单,跟天津的一个外贸公司形成订单,开足马力生产,年终发展到杏干、杏皮、杏包仁、辣椒干,西红柿干、雪菊干,还想试验一下土豆烘干。”
烘干房不仅让我们南疆农民、合作社在热风烘干房上得到了实惠,依托烘干产品的企业也盼望着能有更好的效益。疏附县希域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占领介绍,“去年烘干完杏子,还做了一些烘干哈密瓜实验。今年我们打算烘干玛卡,只要是能烘干的,咱都可以烘干。然后努力在电商建设上延伸烘干产品产业链。”皮山县阔什塔格乡负责人介绍,该乡去年建杏热烘干房140座,生产优质杏干335吨,每公斤28元,销售收入938万元;扣除鲜杏、电、煤、人工费等,纯收入达到502.5万元,仅此一项全乡农民人均增收400元。
烘干房助推杏产业全面发展
“过去,杏子熟了,我们一竿子可以打下好多杏子。现在为了杏干卖相好,要一个一个摘下来,尽管麻烦点,但挣钱多了。”吐尔逊·艾买提说。
烘干杏不仅让农民增收,更改变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去年杏烘干季节过后,我们尝试用烘干房烘干其他果品蔬菜等,起初农民有抵触,但因合作社为这些产品找到了市场,农民积极性明显提高。今年自治区将杏热风烘干房改为果蔬热风烘干房,就是要为南疆更多的农产品找到出路。”木台力甫·买买提说。
2015年,自治区将阿克苏和巴州纳入其中,热风烘干房建设扩大到五个地州,项目资金增加到近4亿元。自治区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努尔买买提·吐尼亚孜说:“发展3000座热风烘干房,建50吨的1000座组装式冷藏库,是为了农民能把烘出来的杏子等农产品有效地保值、保存、错开季节去销售。”
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自治区成立了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实行农口部门牵头负责、分片包干落实机制,从项目申报、资金调配、技术支持、产品营销等各方面一抓到底,确保在去年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果。
按照规划,2015年喀什地区还将新建热风烘干房1375座,冷藏库413座。喀什地区农业局局长冯军祥说:“卖鲜杏4万吨,我们能创收1个亿。一个烘干房需要近60人,可以带动一万多人的劳动力转移,这个项目的实施,能够为全地区的农民人均增收150元左右。”
在农民积极探索杏烘干及果蔬烘干技术的同时,新疆销售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在产品销售上下足了功夫。去年11月6日,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展示厅举办的新疆热风烘干杏——“恋着你·玉杏”专场推介会上,一盒盒包装精美、色泽诱人的热风烘干杏吸引着来自长三角的农产品营销企业及新闻媒体人员驻足、品尝、称赞。2月3日,和田古力巴格果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晓红告诉记者,去年该公司收购烘干杏1500吨,这些收购来的杏干经过清洗低温干制包装后,与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大型商超合作销往内地,目前已在全国铺开销售。今年公司还将收购更多的杏干,并通过多种销售方式和渠道,让新疆烘干果蔬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