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傍晚时分,200个蜂箱等待700多万只蜜蜂开始回巢。壮观场景下,人们如果不防护好,就有生命危险。山东菏泽小伙左凤龙从蜜蜂中发现商机。可是他的举动却不被人理解,最艰难时,他借遍了30多个亲戚朋友,艰难度日。看左凤龙如何通过蜜蜂改变命运。
进入八月,科尔沁草原上的葵花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日子,这也让数不清的蜜蜂闻香而至。
数以百万计的蜜蜂已经在这里逗留了20多天,随着葵花花期的结束,这些蜜蜂也将赶往下一个地方。左凤龙开始忙乎起来,他要在2小时内把这些蜜蜂装上车。
左凤龙:2个小时以内,就是说在天黑以内,你一定得把这些蜂箱全部装上,天一黑了以后你就装不了,那蜜蜂爬身上就蜇人,爬身上就蜇人。
看似简单的搬运蜂箱往往是一场危机的开始。
蜜蜂平时养在放在固定位置的蜂巢里,随着蜂巢的搬动蜜蜂有时就会找不到自己的家。蜜蜂平时并不蜇人,如果找不到窝就会变得很狂躁,撞到人就蜇。如果人被100只蜜蜂蜇了就会有生命危险。而这里总共有200箱蜜蜂,每箱有3万5000只,蜜蜂的总数700万只以上。如果不顺利地让这700多万只蜜蜂找到家,后果不堪设想。
这里点燃了烟火熏蜂是为了防止蜜蜂蜇人。
浙江省杭州市蜜蜂养殖户林伟华:熏一下它就不太会蜇人。
记者毕月:怕这个烟?
浙江省杭州市蜜蜂养殖户林伟华:就怕烟,蜜蜂。
搬家一定要在傍晚,这时蜜蜂已回巢。除了不断烧火熏蜂,每个人都已经做了严密的防护措施,虽穿了防护服,可没过多久现场被蜂群包围的人还是被蜇了。
浙江省杭州市蜜蜂养殖户林伟华:咬手上,咬这里了,咬了两下。
记者被蜜蜂两次蜇到手。
记者毕月:刚才那个蜇针,(手)都没什么劲了,然后一动就特别疼。
左凤龙说蜜蜂喜欢盯黑色的东西,拍摄过程中蜜蜂围绕摄像机旁盘旋了一圈,突然摄像记者说自己被蜇了。
记者毕月:眼泪流出来了。
摄像记者李龙:就自己流的,疼得自己流,疼,真疼,真是,等会,坐不住。
养殖户:怎么回事,难受?
左凤龙:不是,蜇到嘴唇上面了。
记者毕月:嘴是不是肿了?肿了
摄像记者李龙:感觉出来了,肿了,都不敢动,上嘴唇肿了,都不敢动,疼死了。
摄像的遭遇让前来运送蜜蜂的货车司机大为紧张,从地上捡了个军大衣就披上了,并逃离了搬家现场。
晚上七点,经过两个小时的忙碌,数人被蜇,左凤龙终于赶在天黑前帮合作伙伴装完了车,养蜂人将连夜奔赴2600公里外的浙江老家准备采茶花蜜。
浙江省杭州市蜜蜂养殖户林伟华:那(我们)走了。
左凤龙:再见。
送走了合作伙伴,第二天左凤龙带我们来到了他的另一处收蜜的地方。
左凤龙是山东省巨野县人,今年34岁的左凤龙从14岁就随父亲外出养蜂,10多年打拼平均一年赚两三万元。可就在2013年左凤龙竟然从蜜蜂上发现了商机,两年后竟然年销售额突破了600万元。
从一个辛苦的养蜂人到励志成为蜂蜜产业的致富带头人,左凤龙的改变是从父亲的眼泪开始的。
他是左凤龙的父亲左亚为,今年60岁,已经在外采了40多年蜂蜜。可2006年的一天,左凤龙却发现父亲一个人偷偷地抹眼泪。采访时提到这件事,左凤龙的父亲情绪又开始激动起来。
左凤龙的父亲左亚为:因为蜜蜂。它无私地给人类奉献,人们不应该误解它,人们不应该向它身上泼脏水,现在它的这个待遇,就是人们说的它,这种不公平,我就感觉每想起来以后就流泪。
左凤龙:那一次我觉得是我坚定做这件事的一个理由。
左凤龙问父亲才知道父亲哭的原因,原来前段时间,父亲拉蜂蜜去卖,可是顾客却说他从从蜂箱里直接取回来的蜂蜜是不能吃的。
左凤龙的父亲左亚为:蜂蜜不消毒不能吃,这是对蜜蜂的侮辱,你说蜜蜂无私奉献勤劳,我是替蜜蜂委屈。
记者毕月:替蜜蜂委屈?
左凤龙的父亲左亚为:对。
左凤龙:他感到最受委屈的,也是大多数蜂农感到受委屈的一个事,就是什么呢?消费者对我们的不理解。
父亲落泪的那一幕左凤龙无法忘记。他随后了解到,很多消费者不愿意去买蜂蜜,人们对蜂蜜不信任。提起市民对蜂蜜的偏见,就不得不提成熟蜜和未成熟蜜。
这是刚采完花蜜的蜜蜂,肚子晶莹剔透。
蜜蜂采花蜜后,会在蜂箱里对花蜜不断吃进去吐出来,反复酿造,并利用翅膀煽风排除蜂蜜多余的水分。然后蜜蜂会用自身分泌的的蜂蜡给蜂蜜封盖,这样自然成熟的蜂蜜被称作成熟蜜,也称作封盖蜜。这需要蜜蜂工作7天以上。
而未成熟蜜是蜜蜂刚酿了一两天,还没酿造成熟就被人为取走的蜂蜜,也叫水蜜。未成熟蜜要经过高温脱水后才能销售。
中国养蜂学会秘书长兼副理事长陈黎红:高温长时间浓缩,那么,它就会破坏蜂蜜里面的营养成份,特别是维生素还有酶类还有活性物质,那就没有办法保留,芳香味味道会流失,那么颜色也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