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因为2008年的失利,王元虎不得不进入了借钱的时代。他曾经就读的大学,系里总共七八个老师,有五六个当过他的债主。
2010年下半年,养猪场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600多万。凡是能借的、能贷的,王元虎都跑了个遍,个人的关系几乎全部用完。到最后实在没辙了,曾经给王元虎当过中学老师的三涧村党支部书记高淑贞出面,带着他到有些余钱的村民家里挨个去借。
“那时候好多村民都不认识我,一看又是个毛头小伙子,走了22家,借到了100多万元。”回想起那段经历,王元虎心里满满的全是感动。“欠条上写着‘王元虎和高淑贞’两个人的名字,高书记签个字,我签个字。后来钱还是不够,高书记把家里的房产证拿出来让我去抵押贷款。”
有时候,夫妻俩说起如果成功了该感谢谁,李少清就会不由自主地掰着手指头一一数个遍。“亏得王元虎的人缘好,要不然还真说不好能不能挺得过去,现在钱倒是都还完了,不过欠条都还留着,就当是个纪念,有时候会拿出来看看。”
投资规模到700多万元的时候,王元虎早上一睁眼就是1000多头猪等着吃饭,一天就是一万多元的花销。王元虎开始睡不着觉,时不时地还会掉头发。为了养猪场的发展,王元虎与青岛的一家企业开展了合作经营,还成立了销售公司。生产经营的压力暂时缓解,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王元虎最初的梦想,是保质保量地为社会提供一万头生猪,做全世界健康食品的标杆企业,而这样做带来的就是养殖周期长、成本高。对于合作方而言,利润的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标准。双方在理念上的差异与分歧,让王元虎很是纠结。
尽管有千头万绪,如今的王元虎已经变得冷静而淡然。“毕竟我们还处在创业的前期,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勇气,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千万不能把自己吓趴下,话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做起来还是要靠个人的意志。”
飞奔,也要停下来歇歇脚
这段时间,王元虎和李少清很是头疼。问题的缘由,是他们注册的品牌有了些麻烦。
最初,夫妻俩并不太了解品牌的重要性。几年前,王元虎读大学时的一位老师来看过养猪场之后,建议产品对外打出“绿涧”的品牌。因为觉得特色不明显,夫妻俩后来又改用“义虎”品牌。可是没想到,这个品牌早已被省外的一家企业注册。
2010年,夫妻俩取了李少清小名中的“乐”字和王元虎名中的“虎”字,正式注册了“乐虎”品牌。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呵护,这一品牌渐渐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这一品牌按照协议不再属于他们。
“它凝结着我们的努力,还是希望能够拿回来,继续做大做强。”其实,李少清也明白,这根本怪不得别人,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一开始总想逃避,不愿想这个事情,后来就反思,从创业之初就没有好好地想过,更没有提前为今天的发展做过规划。”
搞技术出身的王元虎,思想也在不断地改变。“原来总觉得只要有钱了,事情就能干得成,现在不是这样,比如团队的问题,比钱更重要,不能靠一个人的聪明来成就事业,经营人心远远重于其他。”
这些年来,王元虎和李少清总是积极地参加各种培训。就在前些天,李少清还在清华大学上了一堂课。而每一次外出学习的经历,都会让夫妻俩感到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清晰。
“我们比较幸运,赶上了国家重视、社会关注的好时候,属于这个时代的宠儿。”走到今天,王元虎认为是时候停下来好好想想了。“企业要向哪个方向发展,团队如何建设,渠道如何打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再光闷着头养猪。”
其实,在王元虎的心里,还深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租下一片上千亩的山林,建上几十个小院,让周边的贫困乡亲、想要创业的大学生和下岗职工入住,一起发家致富,将生态养殖的事业发展壮大。
路还很漫长,困难也会更多,但王元虎说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我是个很固执的人,干的活可能不怎么体面,但我很喜欢。”
也正是因为王元虎的“固执”,自嘲为从来就没有过梦想的李少清义无反顾地追随其后。“从小到大,所有的决定都是家人替我做,只有找老公的决定是我自己做的,是他引发了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