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列从新疆开往山东的火车。
2006年7月9日,一个四口之家就乘坐这趟火车赶往山东。一路上这家人焦急万分,夫妻两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希望火车快点再快点。
董倩:怕他在路上走了,就怕到不了家。急得不行了,急得一滴水也不想喝,瞪着眼就在他跟前守着。
董倩就是当时那位着急的母亲,她和丈夫极力呵护着儿子,希望儿子在临终前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火车一路呼啸,眼看着再走50公里就能到家的时候,儿子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董倩:我真不敢看,多少年没敢看过。从2006年,6年了,今年都6年多了。真的好想他,真的好想他。有时候迎面来个人,跟他长得差不多的样,我就感觉那是我儿子。
儿子去世后,董倩伤心欲绝,人们都认为她这次是被彻底击垮了。
鲁桥镇五村村民周超:钱都花完了,命也没保住。孩子也给毁了。都觉着她是起不来了。
鲁桥镇三村村民石宝荣:第一没钱,第二也没有那样的脑力了,这个孩子也把脑力拽空了,也把钱也拽空了。
鲁桥镇二村村民刘长友:困难的时候就是说一分钱都没了,吃饭都是问题。经济都花光了,上哪借去,你做生意得有本钱。
就在董倩万念俱灰的时候,2006年11月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有人开价一千万元,想买她手上的一样东西,这个东西董倩当时已经忘了它的存在,这突如其来的一千万让她难以置信。
董倩:心当时就跟冰棍那样凉,我就化了,我就觉着我融化了。我就亮堂了,我就发热了。我有力量了,我手里有钱了,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然而更难以置信的是,面对1000万巨款,董倩不但不卖那件东西,还托朋友开始借钱。这个消息立马轰动了整个微山县。
鲁桥镇三村村民石义哲:给这么多钱她不卖,不就说傻。
鲁桥镇二村村民刘长友:给你一千万还不卖它干什么,卖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就算什么都不干了,也可以养一生。
鲁桥镇二村村民王晶芝:你卖了它就完了,这么值钱,都给你上千万了,你还想什么。卖到手里之后,就不操心这些事了,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就可以了。
那件价值千万的东西是什么?一位绝望的母亲,为什么放着一千万不要呢?
谁都想不到,就是这件事激发了董倩的斗志,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下,她用借来的20万元,几年时间创造了比1000万多几倍的财富,而且保护了一个品牌,打造出一项地方特色产业。
这里是山东省济宁市鲁桥镇的一个养殖场。董倩放着从天而降的一千万不要,就跟这些黑鱼有关。这些鱼因为头上有七颗星而名声在外。
董倩:我们微山湖的这个鱼,头上有7颗星。
记者:哪7颗星?
董倩:这是7星乌鳢(黑鱼),从这,这是第一个花纹,1234567,7个花纹。
黑鱼,常年生活在淤泥里,它们生性凶猛。
董倩是在微山湖边生、微山湖里长的农家女子,从小就和黑鱼打交道。
1985年,董倩与丈夫结婚,生了一双儿女。可是儿子五岁时,患上了造血功能性障碍贫血,治疗一次都要花费上万元。董倩的丈夫是镇政府一的名普通工作人员,一个人的工资根本无法支付儿子高昂的医药费。董倩只好做黑鱼生意,想办法赚钱给儿子治病。
董倩:一得上这个病,我觉得就是个无底洞,我想着,我能让他在我跟前一天,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就拼命得赚钱,我就想给他治好病。
因为急着赚钱,董倩能吃所有的苦,也总比别人想得更多。
记者:鱼鹰能捕这么大的鱼?
微山湖渔民:能捕到,这是算小的,能捕40斤的。
董倩:我以前就划着这样的船,来买鱼,买了到城里去卖去。
短短两年时间,董倩就成了鲁桥镇卖黑鱼最多的人。然而1992年初,人们却都不敢再卖黑鱼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天董倩从武汉带回了一个男人。
董倩的丈夫郑忠诚:当然气得慌,差点打架。带了个南方的客商,还是个男同志,心里肯定不舒服。咱连家都养不起,让媳妇抛头露面的,还养家糊口,咱们的脸往哪放?
那个人到底是谁呢?照片上这个人就是董倩从武汉带回来的人,叫周友明,他是武汉水产市场上专门销售黑鱼的一位经销商。董倩把他千里迢迢从武汉请过来,是为了解决鲁桥镇没人敢卖黑鱼的危机。
原来,不久前,当地的黑鱼养殖户被一个外地经销商骗走了一百多万,大家都还为被骗的事情揪着心。虽说董倩从武汉带回来一个经销商,但大家还是不相信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根本没有人敢卖鱼。
鲁桥镇三村养殖户吴申会:收鱼是不是现钱,那时候老百姓第一句话就是现钱。风险性不小,你拉这一车鱼,也是十来万。要是挣了好了,要是赔了怎么办?
当时的行规都是赊欠,经销商卖了鱼再给养殖户钱。无奈之下,董倩决定自己担保收鱼往武汉送,一切风险自己承担。他跟周友明商量,请他在武汉接应帮忙卖,赚了五五分成。
董倩的丈夫郑忠诚:我说你不想活了,整个家人给你背债,看不到人家把家给抄了,给人担保卖鱼的,骗得,咱们又没那个家底,一车鱼那时就一二十万。
丈夫非常担心,可董倩是铁了心要干。她收了一车鱼两天两夜运到武汉。想不到的是,车刚开进水产市场,涌上来的人群就把董倩和司机给团团围住了。
董倩:就问我老板什么价,什么价?当时出价18元钱,出了个吉利数,18元钱,要发,要发。当时一出这个价格,那人就赶快地抢鱼。
鲁桥镇五村押车司机周超:你根本自己不用卸,十几口子人上去就把车都围住,他要这几筐,他要这几筐,都占。
就是靠着这一车鱼,董倩打开了武汉市场,还与周友明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件事,让她在鲁桥镇名声大振。
鲁桥镇三村养殖户吴申会:有个救星第一,第二每一年能赚两三万,三四万。心情都高兴,钱也挣到手了,也有销路了所以说都很感激。
之后,董倩注册了公司,为了打出名气2002年又花2千元钱注册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黑鱼商标。董倩逐渐成了济宁市最大的黑鱼经销商,当地70%的黑鱼都是经她的手卖出去的。
然而此时,董倩儿子的病情却突然加重了。
董倩:拉大便什么的我给他擦屁股,那时他就没力气了,他就感觉着过意不去,心里觉着,母亲,我这么大了你还再这样照顾我,我还是故意装着有精神,我就笑着跟他说,我说到妈妈老的时候,你也这样照顾妈妈,我不能动的时候你也给妈妈擦屁股。
为了给儿子治病,她一边拼命赚钱,一边到处求医问药。2003年年底,董倩听说新疆天山有一个老中医专治这种疑难杂症,夫妻俩决定赌一把。董倩把生意放下,一家四口远赴新疆给儿子治病。
董倩:花多少钱,有一线希望,只要能拿我的命换他的命也行,也愿意。
冬天的新疆,冰天雪地。董倩一边给儿子治病,一边顶着严寒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
三年之后,董倩的儿子病情更加恶化,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她和丈夫商量,无论如何也要把孩子从新疆带回山东老家,然而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2006年7月9日,儿子在回家的火车上离开了他们。
丧子之痛让一家人陷入了生活的绝境。董倩天天躲在家里,拼命干家务,用忙碌来麻木自己,摆脱痛苦。
董倩:回来以后我就几个月没有出门,不能出门。儿子也没了,人财两空,我就感觉着心跟掏空似的,什么都没有了,就感觉着也不如别人了,就感觉着别人谁都比我强。
这张照片是董倩去新疆前拍摄的,人们说新疆三年她老了10岁。
董倩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就在她不能自拨的时候,有一天,当地的一个老板找到她,说看准了她2002年注册的那个商标,张口就出价20万元。花2000元钱注册的商标,竟然有人愿意出价20万元来买!这是怎么回事呢?董倩想试试这个商标到底能值多少钱。她通过济宁的一家商标事务所,把那个商标放在网上公开出售。短短几个月,价钱一路从50万元,飙升到了160万元,500万元,800万元。
济宁市微山县工商局商标广告科科长曹连新:滕州的一个人意愿160万元买,上海一家公司,有个意愿800万元买。注册一个商标千把元钱,卖一个商标几百万,多少倍?
没过几天,一个上海人居然把价钱出到了1000万元。
济宁市微山县工商局商标广告科科长曹连新:我们不知道微山县,谁不知道微山湖?微山湖的景色很好,水质很好,微山湖的各种水产品的品质很好,商标也因此而出名。
到这个时候,董倩也明白了自己无意中注册了一个有名气的好商标。有人虽然出价达到了上千万,但这次董倩却说什么也不卖了。
董倩:我既然做的这个养殖,扩大微山湖的规模,我商标一卖我还有什么。
这件事让董倩觉得自己的黑鱼牌子是一个无价之宝,养殖黑鱼肯定大有商机。凭着自己手上的这个黑鱼品牌,和多年的黑鱼养殖、销售经验。董倩觉得如果自己东山再起、二次创业肯定能创造出比一千万更多的财富。
然而当时董倩身无分文,为了创业她低下头,请一位好朋友帮她借钱。
董倩:我托别人,我自己觉着我都不好意思去,我托别人给我借的钱。这个人也很忠厚老实,当时在他养鱼困难的时候,我曾经帮助过他。
王申同:连好朋友都不理她了,一没钱了,什么都没有了,她跟谁借,谁借给他。我困难的时候,养鱼卖不出去,人家的不销,销咱的,就感觉着过意不去。咱富了,人家帮过咱,这忙我能不帮吗?
这是董倩的麻鸭养殖场。就在人们认为她要养殖黑鱼的时候,2007年,她却用朋友那里借来的20万元,承包了500亩的水面,一口气养了5万多只麻鸭。
难道董倩要放弃养殖黑鱼,放弃自己的黑鱼品牌吗?
董倩:虽然是第二次创业,又没钱,还想迈大步,还想赚大钱。自己本身力量达不到了,没这么多资金,资金达不到,没办法,只能从养麻鸭开始。养麻鸭成本能小一点,利润能见效快一点。
董倩从沈阳买来鸭苗,经过一年的繁育,董倩的麻鸭蛋就开始上市,他给麻鸭蛋定价一元钱一个,生意出奇的好,当年就赚了九十多万元。
董倩:三百个以上才卖,三百个以下不卖。也可以卖到好价钱,也能赚到大钱。
董倩:蛋清稠。
记者:很稠。
记者:这个蛋清能夹起来。
董倩:她这个色泽也很亮,油滋滋的。
记者:跟油脂一样的感觉。
2008年初,董倩用卖麻鸭蛋赚的钱承包了400亩鱼塘,养起了黑鱼。
然而当董倩的黑鱼可以上市的时侯,黑鱼市场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东等地的黑鱼大举北上,就连微山湖这个黑鱼之乡也到处是广东黑鱼。
董倩:当时就是一车一车的鱼,从南方往我们当地运,直接就押到家门口来了。我们本地都销南方鱼。
广东方的黑鱼一斤只要五六元钱。微山湖当地的黑鱼,喂的是微山湖里的小杂鱼,光养殖成本就要8元钱。那段时间,董倩每天都要去水产市场,看看南方的黑鱼到底好在哪里。
董倩:这个是南方鱼,它就圆粗,显得肥,这个本地鱼就细长。体型长,体型好。细长也没有肚子。本地鱼含蛋白高。这个南方鱼就是含脂肪比较多。
比较起来当地的黑鱼并不比南方的差,但卖不上价。很多养殖户都打起了退堂鼓。
董倩:养殖户就这个心理,卖不了钱他就不想养了,有的都出去打工。你别再干了,拼什么命,别人都劝我,我就觉着还是不理解我,我不服气。
当初有人出一千万,董倩都没有卖商标,现在二次创业不就是为了保护这个品牌,发展这个品牌么。那么面对广东黑鱼的强力冲击,怎样保住自己的牌子呢?
2008年12月,董倩在广州黑鱼产地考察了整整一个月,回来后快过春节了,她跟养殖户说,千万不要便宜处理黑鱼,年后黑鱼的价格肯定会突破10元钱一斤。
董倩:我当时就是告诉他们,养的这个鱼你不要卖,你听我的没错。
养殖户王晶亮:你不叫卖,过了年价格万一还是那样怎么办?
光说不行,董倩动了真的,她提出成立合作社,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干。她主动与养殖户签订协议,如果年后赔了钱她包赔一切损失。
董倩:卖到十块以上,这个钱我不赔你,卖了十块以下,比方说能卖了九块我给你赔一块,每斤赔一块,我跟他签这样的协议。
合作社成员王晶亮:跟她签了协议,俺就听你的,董倩说,你叫俺卖俺就卖,签了协议俺有保障,你跟俺许诺了。老百姓不就这样,有底了,俺就挺着。
差1元就补1元,合作社当年总产量就达到两千多吨,如果黑鱼年后只买到9元钱一斤,董倩就要赔给养殖户400万元。那么董倩为什么敢和养殖户签下这么有风险的协议呢?
董倩:在年前气温低,造成这么大的威胁了,凭着我二十几年的经验,气温低,好运输这个鱼,天一热就不好运输,死亡率高,气温一高,死亡率一高,经销商挣不着钱了,他就不跑南方去运了。
第二年3月份,南方的黑鱼果然来的很少,当地黑鱼成了市场上的稀罕货。价格一路上涨,最高卖到13元钱一斤。董倩一声令下,大伙一起出手了。比别人晚卖了几个月,就让董倩多赚了50万元。整个合作社也旗开得胜。
合作社成员石宝荣:脑子转得快,一般的这样的财路,咱想不起来人家能想起来。过了年这一池子,两万多斤鱼都赚十五六万,俺就是听了,挣了一个楼钱。
董倩联合合作社的成员与广东黑鱼错时销售,不仅稳定了当地黑鱼的价格,还保住了自己黑鱼的牌子。同时,为了不与广东黑鱼发生正面冲突,董倩开始主攻东北市场。
2009年,她的黑鱼加上麻鸭,销售额突破了一千万元。
鲁桥镇二村村民刘长友:董倩把这个事业又做起来,真是一个奇迹。一个妇道人家,跌倒了,重新再起来,很不容易。
到2011年,董倩的养殖面积扩大到了5000多亩,年销售额达到了三千多万元。此时合作社的养殖户也已增加到2000多户。
然而在事业加快发展的时候,她却再一次遭遇厄运。
这是一双再普通不过的高跟鞋,但对于董倩来说,要穿它却成了一种奢望。
董倩:特别喜欢穿高跟鞋,不穿高跟鞋不出门,亮丽女人。
2012年大年初五,董倩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自己的右腿,也永远地告别了高跟鞋。面对又一次不幸遭遇,董倩微笑接纳,目前她已经渐渐习惯了自己的假肢。这一年春天,她跟当地政府合作,把自己的商标贡献出来,让全县的养殖户们都用,在微山湖上发展多种养殖,大家共同打造一个更有价值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