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农机大户徐兴业经营农机创市场 致富不忘众乡亲

发布时间:2012-09-26  来源:中国农机新闻网
摘要:徐兴业,牡丹区高庄镇天庙行政村退休支部书记,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对农作物生产机械化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形势下,凭着多年的军人素质和气魄,经营农机创市场,致富不忘众乡亲,被当地群众称颂为“传奇式”人物。

  徐兴业,牡丹区高庄镇天庙行政村退休支部书记,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对农作物生产机械化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形势下,凭着多年的军人素质和气魄,经营农机创市场,致富不忘众乡亲,被当地群众称颂为“传奇式”人物。

  今年61岁的徐兴业,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任生产队长,1969年到部队服役7年,1975年转业回乡任大队支部书记,带领农民群众战天斗地,发展农业现代化,当时就跟拖拉机结下了情缘。农忙时,到公社拖拉机站联系拖拉机进村土地耕翻,组织社员往犁沟中撒化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一家一户小地块农业生产,不再适宜大型拖拉机耕作,80年代中期,他筹资1000多元购买了一台二手泰山25拖拉机,为群众犁地、播种、打场、搞运输,年收入2000元左右。随着资金的积累,1998年又买了2台二手上海50型拖拉机,开始旋地、收麦、跑运输,年收入达一万余元,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也一个个的富裕起来,盖新房、置办新家具、新家电,老徐心里很是不服气,他看到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村中农业生产劳力短缺,只剩下老弱妇幼在干农活,而自己搞农机经营也多年有经验和信誉,坚信农机作业市场定能赚钱,坚定了发展农业机械,当农机大户,你外出务工,我家里干农活,下定决心从经营农机,开展农业机械化生产,走出一条致富的路子来。

  在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拉动下,多方筹资又购置了补贴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2台,从2005年开始,带领同村的几户农机手走南闯北到安徽、河南、河北、湖北、天津及周边县区和本省胶东各市地开展跨区作业,一年一年“滚雪球式”地富了起来。永不满足的徐兴业每年都多次参加农机局举办的跨区作业、保护性耕作、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合作社建设等专项培训班,熟悉政策,提高技能,增强本领,腰包鼓了起来,2009年,已翻盖了两间土房,建起了8间新瓦房和7间门市房,家里购置了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自行车换成了小汽车、摩托车,添置了东方红850、东方红550拖拉机各1台、福田麦客联合收割机2台、免耕播种机2台、秸秆还田机1台、深松机1台、旋耕机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2台,价值47万多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年农机作业收入均在10万余元。

  看到各地农业机械越来越多,农机作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小规模组织机械跨区和在当地作业越来越难挣钱,在农机局帮助指导下,2008年12月,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根据菏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五化标准”,联合本村15户农机户建立了菏泽市兴业农机专业股份制合作社,并在工商局注册。合作社占地2.6亩,标准库房8间,维修车间2间带维修地沟、上下车台,办公室2间,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台、自走式小麦收割机7台,玉米收割机3台,秸秆还田机3台、旋耕机10台、免耕播种机5台等各类农机具共33台(套),固定资产达150多万元。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老徐农机闯天下的信心更足了,决心更大了。他带领合作社成员,一方面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和订单作业,一方面依托当地二手农机交易大市场,发挥农机合作社优势,发展农机维修业,每年随时随地为当地农机户和河南濮阳、鄄城临近乡镇和周边乡镇来搞农机交易的外地农机手检修、维护、保养各类农机具数千台次。每年提前考察作业市场,签订作业合同,开展订单作业和跨区作业。在本村及周边村以低于市场价10%的价格与农民签订订单作业合同,确定作业时间、地点、面积、质量和价格,及时、保质、保量地当地农民提供耕、种、收“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服务,为困难户免收或少收费用收种。2009年“三夏”,组织本社7台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南阳、驻马店、沈丘,河北望都、清范,天津等地跨区作业7000余亩,返乡后按合同机收小麦3000余亩,合计作业10000余亩,收入50余万元。“三秋”,组织本社玉米联合收获机赴河南、济南等地跨区作业800余亩,在本地以每亩低于市场5元的价格签订1424户订单,作业7250亩,其中,机收玉米950亩,秸秆还田260亩,旋耕1700亩,免耕播种小麦3650余亩,免费为困难户机收机播玉米小麦730余亩,实现秋季作业收入35万元,全年经营收入85万余元。

  在连续几年的农机作业中,徐兴业看到农户小麦、玉米亩产量始终徘徊在700―800余斤左右,而且品质不高,价格也上不去,老徐犯起了琢磨,怎样能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呢?2007年春参加区农机局举办的保护性耕作培训班后,心里有了底,有了方向和目标,决心发挥老支书的优势,建一处保护性耕作示范园,推广应用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干给群众看,引领群众干。于是就带领动员合作社成员在自家责任田里先示范,先应用,经过一年的小麦玉米产量对比,他们的小麦比其他农户的平均亩产增加90多斤,玉米增加120多斤,而且在生产管理中又比其他群众少浇了两遍水,少施40斤化肥,亩均增收节支140多元,引起了周边群众的关注,纷纷询问老徐高产“秘笈”,老支书就因势利导,给群众讲述保护性耕作的好处和应用方法,动员群众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机械化规模作业,群众看到了实惠,纷纷表示愿意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新技术。

  2008年秋,在徐兴业的带动下,借助农机局的帮助指导,在本村创建了2000余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并在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内实行“统一机收、统一秸秆还田、统一深松、统一供种、统一免耕施肥播种、统一植保、统一灌溉”等,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据统计,2008年到2009年夏,为农民群众增收节支近30余万元,助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富裕了的徐兴业,致富不忘众乡亲,热心帮困济贫,带领合作社成员一道,自筹资金3万元,争取国家补贴1万元,新建标准校舍6间,改建学校危房18间,并新建学校大门、围墙,改善孩子们的上学环境,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发挥机械优势修渠挖沟2300多米,深打机井48眼,改善了全村水利条件,解决了农民浇地难问题,实现了农业旱涝保丰收;完成村内电网改造2000米,更换3台大功率变压器,解决了村内14个旋皮机和3个压板厂和全村群众用电问题,美化了村庄;帮助群众成立养猪协会,资助15户养猪大户(每户存栏母猪6―10头,育肥猪200―300头),办起规模化养猪场,带动了全村农牧副业协调发展,据乡镇统计站统计,天庙行政村农副业人均收入16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促进了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徐兴业被当地群众颂称为经营农机创市场,致富不忘众乡亲的“传奇式”人物。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