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工作人员打捞珍珠蚌。
近年来,特色水产养殖成为农户增收利器,养虾、养蟹、养甲鱼、养黄辣丁等等,不一而足。但在自贡市沿滩区的一个浙江业主却不走寻常路,他把沿海地区广为养殖的珍珠蚌引入四川的水域,从试养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做大规模,十年耕耘,他收获了一粒粒晶莹透亮、光滑圆润的珍珠,也收获了令人艳羡的财富。
养蚌取珍珠
这名浙江业主叫杜银江。4月10日,在沿滩区仙市镇箭口新村的养殖基地,他向记者介绍了其在四川近10年的养蚌经历。
“2004年4月,我在沿滩区黄市镇碾子滩水库试养。下放了100个珍珠蚌,成活率98%。养殖周期3年多,2007年5月底回收。”杜银江说,“经过我们测算,每30至32个河蚌即可收1斤珍珠。拿到淅江诸暨华东珠宝城鉴定,认为作为药用、美容上佳。这批河蚌共产珍珠3斤,按统货、均价1200元/斤出售了一部分。”
试养成功之后,2009年10月,杜银江在沿滩区仙市镇采用“鱼-蚌-蟹”混养的方式养殖了6亩珍珠蚌,每亩投放了1000个珍珠蚌。这批珍珠成活率为95%。到2013年底采收珍珠的时候,杜银江又发现,1个蚌平均可采30枚至36枚珍珠,每27个至29个蚌可取珍珠1斤。按每亩成活950个珍珠蚌算,相当于每亩可采珍珠32斤至35斤。此时,市场行情已经发生了变化,批发价格有所回落,杜银江以2000元—2100元/公斤批发到华东珠宝城,6亩珍珠蚌为杜银江带来近20万元收入。
试养成功增加了杜银江的信心,他于2010年、2011年又相继在周边的富顺、荣县发展了180余亩珍珠蚌养殖基地,打算年年都有珍珠收获。
开“懒人银行”
杜银江形象地把养珍珠蚌称之为“懒人经济”、开“懒人银行”。因为养殖珍珠蚌,“相当于投入一笔钱,坐在家里慢慢收入”,而且平时劳力花费少,在前期制片之后,三五个月内都不需要劳力。
杜银江说,养殖珍珠蚌最大的成本就在于制片。原来,珍珠是利用“肚皮里长结石的原理”生产出来的,必须要在珍珠蚌体内制入一种专门的“片”,1“片”只能产1枚珍珠,若想产30多枚珍珠就需要制30多片,这需要大量人工。据他介绍,由他们自己培育的直径1公分的珍珠蚌种苗,每个1分钱不到,但制片以后,每个达到2—3元。如果1亩鱼塘投入1000个种苗,种苗成本即达两三千元。此外,加上浮珠、绳子、网袋等养殖设施,以及打桩、电费等费用,每亩投入为3000多元。
“租金和饲料费用可以忽略不计。”杜银江说,因为他采用“鱼—蚌—蟹”混养方式,混养有鲫鱼、黄辣丁、花鲢、大闸蟹等,它们的食物残渣不仅为珍珠河蚌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而且,每年一亩混养池可产鱼类700斤—1000斤,产值约8000元,收益约4800元。照此计算,“一年就能收回养殖珍珠的成本,3年后收回的珍珠就是纯利润。”
风险需防范
尽管养殖珍珠蚌投入少回报高,但是,杜银江认为风险也是有的。
一是珍珠的行情会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会像黄金(1294.60, -8.90, -0.68%)一样随市场波动”,今年就在700元—900元/斤之间,但珍珠可以保存,遇到行情不好,可以囤积观望。二是技术要求高,尤其是制片技术,制片人的技术直接影响到出产的珍珠的质量与等级。三是遇到不可抗拒的干旱或洪涝灾害。四是珍珠蚌对水域的要求不高,但对水质的要求高,对水体的PH值、溶氧量、总磷、总氮等指标都有较高要求。
●养殖珍珠蚌小窍门
杜银江:
种苗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放,可选择水库下游、有水源保障的池塘进行挂网养殖。珍珠蚌种苗在零摄氏度以下和40摄氏度以上不能投放。
在夏天需保证挂有珍珠蚌的网袋在水下30公分、春秋20公分、冬天40公分。一是这些区域为浮游生物最密集区,可为珍珠蚌提供丰富的饵料;二是避免高温直晒和防冻。只是需要花费一些人工定期收放挂有珍珠蚌的网袋。
省水产协会副理事长吴宗文: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泸州、宜宾、资阳、内江等地就在养殖珍珠蚌,还培养了不少的养珠人才,甚至曾有日本专家来参观过。不过,2000年以后,由于池塘网箱养鱼发展迅速,水质肥力较高,有的水质出现富营养化等问题,再加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珍珠蚌大量死亡、养殖珍珠的农户锐减。
如果地方的水质环境得到改善,水源又有保障,池塘或水库没有出现季节性断水、干枯的地区,有养珍珠蚌决心的农户就能养殖成功。
要注意三点:一个是水质环境、一个是养蚌技术、一个是鱼珠混养的品种选择。可以在混养塘内投放鲫鱼、花鲢、白鲢、黄辣丁等鱼类品种,不能饲养鲶鱼、乌鱼等凶恶鱼类。同时,注意不能让鱼和珍珠蚌患病,如果患病,用药也必须讲究,不然鱼和珠蚌都可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