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郭正富:“落榜生”成了蘑菇状元

发布时间:2014-04-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摘要:湘潭大学毕业的郭正富,考公务员落榜后,回到老家种起了蘑菇。去年,本报刊出报道《我要用知识回报这方土地》,报道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大学生创业者郭正富扎根农村种蘑菇的事迹,引起了许多青年的关注。

 

  郭正富,再次成为彭阳当地的话题人物,这次是因为这个种蘑菇致富的大学生娶了一位在县政府上班的国家公务员。

  湘潭大学毕业的郭正富,考公务员落榜后,回到老家种起了蘑菇。去年,本报刊出报道《我要用知识回报这方土地》,报道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大学生创业者郭正富扎根农村种蘑菇的事迹,引起了许多青年的关注。

  一年过去了,郭正富发展的境况如何?又有什么新的创业打算?近日,本报记者再次来到彭阳县长城塬创业园,探访郭正富和他的蘑菇事业。

  正值周末,这个80后年轻人还是天一亮就来到自己的蘑菇车间,仔细查看新一茬儿蘑菇的生长情况。

  “几乎没有周末,现在正是出产蘑菇的时候,要盯紧喽。”郭正富说。

  “销量怎么样?”记者问。

  “只要品质好,产品供不应求。”

  谈及这一年的奋斗故事,不善言谈的郭正福立马来了精神。自去年开始创业种蘑菇以来,由于技术过硬,出产的蘑菇品质好,销量很好,走进了银川、固原及西安等周边城市,全年卖掉了2000多吨。今年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他依托当地资源,发挥科技优势,还使蘑菇生产车间走出工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在彭阳农村,长期以来农民大多都住窑洞。近年来,随着人居条件改善,相当一部分农民搬出窑洞,住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如此,山区农村有一大批闲置的窑洞。

  “保温、保湿性能好。”世代居住在窑洞,郭正富熟悉窑洞冬暖夏凉,保温性好的特点。去年,在山东考察学习期间,他发现当地有人利用废弃窑洞种蘑菇。郭正富当即想到家乡大山里闲置的窑洞。他学习相关技术,回到彭阳立即开始窑洞种蘑菇的实验。经过多次尝试,窑洞种蘑菇试验成功,郭正富随即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了合作社的农民。

  如今,在彭阳农村,不断有农民在自家废弃的窑洞种上蘑菇,由于无需用电,成本比工厂化生产低,窑洞种蘑菇在当地成为一种新时尚。在蘑菇种植合作社,农户只需种蘑菇,长大后采摘下来由郭正富收购;郭正富将其投入自己的营销渠道,转手成批量外销出去,一斤能赚几角钱。就这样,郭正富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农民只管出产后收钱,两全其美,互利共赢。

  “只要品质好,销路不是问题。”去年一年,郭正富出菇2000吨,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20户农民受益。今年他准备进一步扩大市场营销规模,争取让更多农户受益。

  事业在发展,这一年,郭正富的生活也发生着变化。马年新春,郭正福花7万元买了一辆小轿车。如今,需要进村入户指导生产,郭正富就会开上小车,谁家有需要,电话一打,他一会儿就到了。

  “以往去农民家指导蘑菇种植,多是徒步走,浪费很多时间。出差跑市场经常坐班车,很不方便。”郭正富说,买车就是为了指导种植和开拓市场更加方便,创造更多价值。

  今年春天,郭正富还迎娶了自己的另一半。妻子是一名公务员,在县政府工作。

  在彭阳县,年轻人大多以当公务员为荣。一段时间,创业青年郭正富娶上公务员成了一段佳话。郭正富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有所用,干啥都光荣,妻子也认这个理。

  在郭正富看来,与其挤破头考公务员,等待遥遥无期的“金饭碗”, 不如扎根土地,踏踏实实干一番事业。如今,小两口家庭生活恩爱,郭正富事业发展势头好,一家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一年来,郭正福的事业也得到彭阳县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持,科技局、扶贫办、劳动就业局的干部经常来创业园,下车间了解情况,在技术培训、贷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团县委的团干部也来了,他们想办法、出点子,积极帮助郭正富扩展市场。

  “有了政府帮扶的钱和技术,做大做强就有了保障。”郭正富充满信心。

  创业第一年,大学生创业者郭正富收获不小。现在,这个彭阳县年轻的“蘑菇状元”劲儿更足了,郭正富打算抓品质、创品牌,以品质为支撑,以品牌为重点,创立蘑菇品牌,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同时,他还筹划着在原有销售渠道基础上,在银川、固原等主销区开直销店,将销售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争取更好的效益,带动更多农民发家致富。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