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栽植的这 1200株葡萄、600棵大枣,今年可产葡萄5000公斤,大枣2500多公斤,总收入4万多元呢”。初秋时节,记者到喀左县白塔子镇洞子沟村采访,园子的主人张树春夫妇对记者说。
喀左县白塔子镇洞子沟村,有土地面积804亩,223户,人口833人。外面的人称这里是“无粮村”,因为这里的土地贫瘠,碱性土壤中大部分是白沙子,或是一层薄薄的石板,坡地面积占80%,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上朝阳地区十年九旱,劳作一年,秋收剩不下几粒粮食。 2004年,该镇在产业调整过程中,把这里作为林果业示范基地,全镇干部、群众在这里会战,修田、整地、挖树坑、打井、建蓄水池,并号召计生户发展果业生产,从此,苹果树、梨树、杏树、桃树、枣树、食用葡萄比比皆是。果树成活了,技术是关键,镇里委派计生协会会同果树站组织群众外出河北参观考察学习果树管理、嫁接等技术,聘请技术员手把手教。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大部分果树结果了,仅葡萄一项产量近千吨,每家每户平均收入都超过了3万元。2009年该村成立了果业协会,外来的客商与果农签订销售合同,使当地果业销售无风险。今春,他们又实施滴灌等新技术,使200多亩葡萄园生产大丰收,今年预计产销葡萄300吨、大枣300吨。仅大枣、葡萄两项收入可达400万元。郑 英/本报记者/张辉文 摄
白塔子镇计生协会和林果站技术人员在葡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