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满满当当摆放着几排书柜,文学、法律、养殖、种植技术、少儿读物等7800多册各类图书分门别类码放整齐,让人目不暇接。4月22日下午,在桂塘村村部农家书屋里,62岁的农民季建美正埋头“书海”,翻查着什么。
季建美是桂塘村的种田“高手”,这得益于他一有难题就上“农家书屋”来请教“高参”——农作物防病治病的书籍。“我看的书全都是种植方面的,别看有时候只是翻翻,作用可不小呢!”季建美从书柜里取出一本《三麦赤霉病防治方法》的书,他准备下午好好研究研究,“当前是小麦病虫害的易发季节,前几天已经照着书上喷了药,但还要进行巩固,今天特地过来看如何巩固的。农家书屋建起后,我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我的种田技术就是从书中学到的”。
如今,在淮阴区,像季建美这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或生活中一遇到问题就到“农家书屋”来找答案的,已经成为不少农民的一种习惯。王营镇双和社区村民姚国忠是一名水电工,他每天都要给一些新业主、老主顾安装、维修,有事没事的时候,他总会到农家书屋坐坐,找本有关农电的书翻翻,“不多懂点,怎么行?”老姚说,“这里就是我们村民的‘参谋部’”。
据了解,早在2006年以前,该区21个乡镇几乎没有一个上规模的书店。当年,针对农民群众买书难、看书难、看报难比较突出的问题,该区积极探索乡镇“农家书屋”建设。通过上级援建、政府投入、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扶持书屋起步,至2009年底全区21个乡镇共25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群众可以在书屋的阅读场所免费看书,还可以把图书借回家看。
为了管好农家书屋,为老百姓提供更好服务,该区还专挑热爱文化事业的村干部或大学生村官任职书屋管理员,或担任农家书屋活动辅导员。同时,还把区图书馆的业务延伸到农家书屋,实现人员流通和图书替换等,确保农家书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
“自2010年以来,我区又对部分建设时间较早的农家书屋内部图书、期刊及电子音像制品等出版物进行了更新,确保农家书屋的图书‘血液新鲜’”。该区图书馆馆长蒋海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区所有农家书屋藏书已达16万册,而且每年都在更新。内容涉及种植、养殖、文化教育、生活知识、法律法规和青少年读物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实用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