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宜兴徐舍镇堰头村荆西、王厦两个自然村的田野上,成片的机插水稻长势喜人,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稻田里鸭子成群结队,是田间除虫除草的“生力军”。面对这片高标准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田间好把式、原蒋玷村书记狄荣奎心头的怀疑终于消除了,他感慨地说:“如今年轻人种田真比我们老一辈强!”
这630亩粮田的承包人,是一位名叫宗春成的回乡大学生。27岁的他已经在田头跌打滚爬了3个年头,流转的承包良田从几亩逐步扩大到现在的1060亩。去年,他产出粮食620吨、蔬菜5000余吨,成为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
出生在原蒋玷村的宗春成,毕业于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系。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的他,毕业后考过公务员,到大城市打过工,在市场营销上有一技之长。但他始终难以割舍对土地的眷恋。特别是每次回家看到一些古稀老人在田头作业的情景,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于是,在3年前,他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毅然回到家乡当起了职业农民。
宗春成种田讲究科学,追求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为改变传统的种田习惯,他聘请高级农艺师当顾问,把田间与市场连在一起搞经营。现在他的1060亩良田已划分为优质大米、白芹、果蔬等种植基地,并注册了“阳羡天信牌”农产品商标,从过去单一的种植转向生产、加工、保鲜、储藏、销售、运输等一条龙作业。去年,他生产的“阳羡天信牌”有机大米,由于品质好、口感好,尽管每公斤价格高达20元,仍然深受消费者欢迎,种植效益是普通水稻的2倍多。他种植的白芹,亩均净收入超过5000元,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宗春成搞规模种田,既为一些缺劳力的农民解决了种田难,也让周边的种植户开了眼界。为带动更多的农民种植致富,他还以自己的种养基地为依托,积极争取宜兴供销合作总社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逐步把周边的106户农民集中起来,组建起宜兴市天信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去年,合作社实行了生产标准、管理、技术、品牌、价格、销售、运输7个统一,不仅让入社的5000亩良田普遍增效,而且还使入社农民从合作社获得80万元的就业收入。
大学生种田“种”出了新气象,这样的事在宜兴不是个例。记者从宜兴农林部门获悉,被列为“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在自然环境中已濒临灭绝。已在宜兴市的一家生态示范园里,人工培植成功。这个现代农业项目的创业者,也是回乡的大学生。此外,还有陆怡、杨国英等回到乡村田野创业的诸多职业新农民,他们正用行动践行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