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顾春海的“养鹿经”

发布时间:2010-01-27  来源:吉林农网
摘要:在东丰县沙河镇,一提起顾春海这个人,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顾”。今年52岁的顾春海是沙河镇春海种鹿场的总经理,该鹿场占地面积两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有标准化鹿舍30栋,梅花鹿存栏500余只,工人12人,目前固定资产达100余万元。

       在东丰县沙河镇,一提起顾春海这个人,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顾”。今年52岁的顾春海是沙河镇春海种鹿场的总经理,该鹿场占地面积两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有标准化鹿舍30栋,梅花鹿存栏500余只,工人12人,目前固定资产达100余万元。

  与笔者交谈起他的创业之路,老顾说:“没啥说的,就一个理念,干一行就要钻研一行,要弯下腰,多琢磨。”短短的几句肺腑之言,道出了老顾的创业艰辛和成功的经验。

  老顾原是东丰县朝鲜族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1990年申请离岗自主创业。他先后去过上海、深圳、大连、青岛等很多地方打工,经营过许多项目,在这一段时间内积累了一些资金。2003年,老顾决定回家乡做点事儿,带着多年来在外打拼的经验,准备在家乡干出成绩来。经过多方考察,最后他把致富项目定在了梅花鹿养殖上。他认为,东丰县养殖梅花鹿历史悠久,并且近年来政府对梅花鹿养殖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前景十分可观。说干就干!老顾选准项目后,就开始筹备建养殖场。选址是很重要的,当年,老顾走遍了东丰县的各个乡镇,最后把地点选择在了沙河镇团结村5组,当时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为他的创业路扫除了很多阻碍,政府在土地、木材、资金、服务上给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支持,让他坚定了把鹿场做大做强的信心。

  返乡回来,虽然从事了很多工种,但对养鹿,老顾还是一个门外汉。但这难不倒老顾,不懂养殖技术,就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指导,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过程中,老顾渐渐地学会了很多东西,先期购进的20多只仔鹿逐渐长大并产茸,这让老顾高兴得不得了。这样一年下来,他基本学到了技术员的饲养经验,一整套的养鹿技术在他的脑海里初步成型。但“悟出来的技术虽然可用,却缺少含金量”,梅花鹿的很多疑难病理,也曾让老顾一筹莫展,手足无措。为了早日成为梅花鹿养殖的行家名手,他开始系统学习养鹿知识,吉林电视台的《乡村四季》栏目、中央七台的《农民之友》、《致富经》等栏目都是老顾每天的必修课。此外,他还订阅了大量的致富杂志,以丰富养殖技术和经验。通过学习及对市场的深入调研,面对2004年和2005年鹿业市场下滑的不利局面,老顾冷静思考,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和计划:壮大规模、发展精品、打造品牌、多业并举。他抢抓机遇以低价选购了一批梅花鹿,靠规模造声势,选优求精,淘汰劣质鹿,靠质量求效益。笑对南北客商,靠诚信谋发展。终于由起初的几十只鹿发展到几百只鹿。其中公鹿就有200多只,而且都是良种鹿,并有50多只被南方客商订购。短短三年时间创造了在鹿业市场不景气局面下的神话。

  随着养鹿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老顾看到鹿产品加工业的潜力所在,梅花鹿价格下降,鹿产品价格稳定,让他有了建设鹿产品加工厂的想法。说干就干,他四处寻访,拜师傅,找技工,做实验,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实践,终于掌握了鹿产品加工业的全部技术。经过老顾加工的鹿产品,得到了从事鹿产品加工业的老师傅的认可和赞同。

  可以说,老顾创业取得了成功,但这几年,面对鹿业生产不景气,老顾坚信只要是精品、口碑好,鹿业还可以继续发展和维持。而且目前来看,鹿业的高峰期应该很快就会到来。不知道老顾的鹿场将来会发展到多大规模,但笔者相信,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老顾一定会把“养鹿经”越念越好。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