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菊花香自勤中来 双手铺就致富路

发布时间:2009-08-25  来源:盛世金农网
摘要:胡艳娟的产业发展壮大,直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2007年,她还积极帮助其它的下岗女工,组织培训花朵采摘技能,现在已有熟练采花工500多人,3个月的花朵采摘期内人均收入可达3600元!扩大了下岗工人的就业渠道。而她家一年的收入也超过30万元。胡艳娟成功了。在她的带动下
         在通榆县开通镇东郊村有这样一位妇女,年过50,虽已是儿孙满堂,但却仍旧神采奕奕、全身心地投入在创业致富中。她身上不但具有中国妇女传统的朴素和勤劳的美德,更具有新时期农村妇女敢想、敢拼、敢干的开拓进取精神,她就是当地科技致富带头人胡艳娟。20多年来,她依靠党的富民政策,从培育温室大棚到创办有机肥料公司、再到如今的万寿菊色素加工厂,胡艳娟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在通榆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开创着属于自己的致富天空。

  胡艳娟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中,儿时的她性格就开朗活泼,做事情也颇有几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家境的贫寒使得她过早地就辍学回村务农,几年后与同村青年燕长荣结婚,婚后和其他姐妹一样,过着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的农村生活。胡艳娟所在的东郊村是县城较大地一个蔬菜种植基地,村里家家户户都以种植蔬菜为生,胡艳娟和丈夫也不无例外地过起了菜农生活。早些年由于信息的滞后和交通的不便,农户的蔬菜只能在本地出售。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换来的也只是低微的收入。蔬菜种植并没有给她的家庭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也没能迅速地使胡艳娟实现自己的致富路,她做梦都想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致富天空。带着理想,凭借不懈的努力,胡艳娟的脑子里迸发出了新的念头。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契机下,随着信息渠道的进一步畅通,2001年胡艳娟经人介绍,多次考察市场、分析行情后,办起了一个小型的有机肥料加工厂。可由于农民使用有机肥的意识不强,导致她的有机肥厂始终不能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2003年,一位山东客商在参观了她的有机肥加工车间后动员她搞万寿菊种植加工产业,并为她分析了从事万寿菊产业发展的种植、销售及现有设备再利用等方面优势。听着客商入情入理的产业分析,万寿菊提炼的食用色素市场前景广阔,而且其相对耐旱品性十分适合通榆气候环境,经过慎重的市场考查后,有着干事决心和从商经验的胡艳娟决定:开创通榆万寿菊产业第一路!

  万事开头难。怎样形成万寿菊产业链条,如何把万寿菊加工产业做大做强,胡艳娟为此吃透了苦头。她深知作为一个农民,想干成点事是很难的,而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可是胡艳娟她坚信这样一句话:“生活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关上成功的大门,只要你自信、努力,就能牢牢地把握住成功的契机,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在自家园地里种起了万寿菊。胡艳娟相信只要自己干成了,在成绩和效益面前就会对农户有说服力。就这样,她采取实干加宣传的方法大张旗鼓地搞起了万寿菊加工产业。2003年,她先在乌兰花镇种植了几十垧的万寿菊。可上天并没有因为她的勤劳吃苦而怜惜她,由于品种不佳、经验不足、规模过大、导致管理跟不上去,加之多年不遇的大旱,胡艳娟种植万寿菊一赔就是20多万元!失败的痛苦并没有击垮胡艳娟发展万寿菊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反而让她深深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内涵。她开始认真阅读相关资料,外出考察市场行情,深入种植基地实践,上网了解相关信息和技术,她决定走“公司+农户”的先进发展模式!只有让更多地农户参与到万寿菊的种植中来,她才会有更多的精力搞技术。2004年的通榆农民别说种万寿菊,就是听说的都很少,种豆种米种葵花的种植观念早已在农民们祖祖辈辈一成不变的耕作中根深蒂固。如何让农户认识万寿菊,了解万寿菊,种植万寿菊成了胡艳娟创业路上的第一道难关。

  为了让农户更全面细致地了解万寿菊的种植技术和发展前景,胡艳娟开始大量印刷宣传单,顶风冒雪地跑到农民的炕头上去宣传,可就是这样的苦口婆心换来的也只不过是大家的质疑,有人说她是头脑发热、昏了头,有人说她是异想天开,更多的农民摇着脑袋说:“要是种花能挣钱,种啥都挣钱了。”几天下来竞然没有一户农民愿意签约种植万寿菊的订单。面对农民的不理解,还有创业中遇到的种种艰辛,胡艳娟并没有退却。她说:“既然我选择了走这条路,就要好好干,这点苦、这点难算不得什么!”几经思考和权衡,她决定加重投资砝码,提升动员力度。胡艳娟的万寿菊色素加工厂也因此郑重地向农户承诺:“只要有农户种植万寿菊,就免费提供花苗和有机肥,种植面积如果超过5亩,就给免费打1眼井。”也许是被胡艳娟的韧劲感动,也许是因为种植条件的优厚,2004年,万寿菊最终以大面积的种植范围在通榆这片土地上安家了。这一年她光打井就花了十多万。亲戚朋友劝她:要是农民种一年不挣钱来年就不种了,这些投资不全白瞎了吗,真是太傻啦。她说“一定要把万寿菊加工这个项目做起来,要是自己都对自己没有信心,别人就更没有信心啦”。就这样胡艳娟开始了她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创业历程。慢慢地胡艳娟摸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种植、管理、加工的发展体系,万寿菊产业在不断创新中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看着自己的万寿菊加工企业越做越大,胡艳娟欣慰地笑了,她知道此时她已离步入成功现代女农民的行列更加走近了一步。

  2006年,胡艳娟开始多方筹资并对万寿菊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技术和规模革新。这一年,她投资140余万元在城郊建起占地4000平方米的加工厂1座,引进集发酵、挤水、烘干、粉碎、造粒一条龙的流水生产线1条,建成杂交品种万寿菊育苗大棚6个,并将农户的种植品种由外进的常规品种全部转成自己培育的优质杂交品种。2007年,胡艳娟又将“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订单式发展了开通镇、双岗镇、鸿兴镇等3个万寿菊培育基地,实现种植面积70多公顷。更多的农民了解到不需要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比较稳定收益回报后,纷纷从事万寿菊的种植。临近的乾安、洮南等市县的种植户也不远百里来通榆购买胡艳娟培育的花苗,她家的万寿菊加工成品颗粒已远销到黑龙江、河北及山东等地。

  胡艳娟的产业发展壮大,直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2007年,她还积极帮助其它的下岗女工,组织培训花朵采摘技能,现在已有熟练采花工500多人,3个月的花朵采摘期内人均收入可达3600元!扩大了下岗工人的就业渠道。而她家一年的收入也超过30万元。胡艳娟成功了。在她的带动下,东郊村以及周边乡镇的农户种植万寿菊的热情空前高涨。目前,全县已有300户农户实现种植万寿菊70多公顷,有效增加经济收入高达140万元。胡艳娟还是一如既往地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地提供花苗和有机肥,免费为农户打井。万寿菊种植项目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户的认可,胡艳娟也因此深得农户的信任,在当地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和较好的群众基础。

  新一年带来新气象,新气象促萌新想法。2008年,胡艳娟计划投资200万元,将万寿菊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50公顷,其中农户订单100公顷,自身基地种植50公顷。同时更新生产设备,引进更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通过技术要效益。到年底,仅万寿菊种植加工一项胡艳娟家就可实现直接经济效益50 万元。

  近来,猪肉的价格不断上涨,国家又有不少相应的好政策,胡艳娟又买来16个仔猪进行饲养,“如果养的好,就再建一个养猪场。”胡艳娟的志气真不小啊。她笑着说:“再干五年,等厂子都上了轨道就让孩子们去管理,我们老两口就退休享清福喽”。可她真的会吗?到时候她不知又会萌生什么新的想法啦呢!

  胡艳娟正借着改革的春风,凭着自己不断创新的精神和闯劲,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她是妇女致富的带头人,她的工厂真正成为了科技创新的“ 试验园”,增收致富的“效益园”,健康生活的“文明园”。我们也相信,在党的政策的鼓舞下,胡艳娟凭着她的勤劳和智慧,会继续带领全县人民走出一条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