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的香菇不仅种在地里,还种在花盆里。
“过去以‘四条腿’的(猪)为主,后来是‘两条腿’的(鸡、鸭),现在是‘一条腿’的,收入反而越来越高,一年赚个五六万元没问题。”这是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八角村村民对外人常说的一个段子。2007年,八角村就被媒体称为湘潭县首富村;2010年,该村被评为湖南省“巾帼示范村”。如今,该村一年可创造2000万产值。而打造这一切的主角正是八角村人引以为豪的“香菇娘子军”。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旦
种一亩香菇,利润近10万元
农田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棚,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摆放着一大堆的碎屑……1月14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一走进湘潭县八角村,这些看上去有点不知为何物的“风景”便映入眼帘。经过询问才得知,大棚是香菇种植园区,碎屑是种植香菇所需的原料。
“这可是我们村独特的风景线呢!你可别小看这些大棚,它是我们村里的聚宝盆。”八角村村支书冯应龙称,一亩地的香菇如果是4层立体种植,年产值可以达到16万元,利润将近10万元。
八角村从2001年开始种植香菇,经十几年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香菇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八角村香菇产业的年产值也达到了2000万元。
在八角村的村支部里,记者看到了挂在墙壁上的众多牌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巾帼示范村、湘潭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湘潭县大学生创业基地……而不久前,他们还拿到了“移动式食用菌培育方法及其装置”的国家专利。
说到八角村香菇产业的迅猛发展,冯应龙颇有感慨:“这多亏了村里的妇女同志们,如果没有她们,村里的香菇产业就发展不起来。香菇产业是八角村的支柱,而她们是香菇产业的支柱,村里香菇种植和管理人员90%以上都是妇女。”
香菇种植给村里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的同时,也改变了村里的生活模式——过去,八角村的青壮年男女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很多。现在,男人们外出打工,妇女们在家种香菇。有妇女们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男人们外出打工也安心多了。
近年来,八角村先后获得了湘潭市和湖南省的“巾帼示范村”荣誉称号,成为全省闻名的“巾帼示范村”。
这些荣誉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妇女们种植香菇的积极性更高了。而在种植香菇6年后,八角村的致富模式也被媒体发现,很多报道称该村为“湘潭县首富村”。
妇女们砸锅卖铁带头种香菇
“种植香菇,现在当然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不错的收入,甚至我们村也顶着很多的荣誉。但在2001年开始种时,很多人并不看好。”村民李彩霞就是八角村中当初不顾丈夫的反对执意种植香菇的妇女代表。如今,她已经是八角村香菇合作社的“总管”,社里的大小事务都由她来协调处理。
2001年,在村支两委的带动下,八角村的小部分村民种植了湘潭县从省外引进来的香菇品种。冯应龙一口气就种了15亩,而别的村民一般都是一亩甚至半亩。实际上,哪怕是种一亩,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种植一亩香菇的成本大概是一万元左右,这对于当时的村民来说算得上是一笔大开支。
李彩霞当初第一个响应冯应龙:“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家里实在是太困难了,想要以后的日子好过一点,就只能砸锅卖铁拼一次。”
为了凑齐一万多块钱的成本钱,李彩霞把家里的猪、稻谷都卖了,全部投入了香菇种植里。为此,李彩霞的老公还和她大吵了一架。
因为没经验,只能自学,李彩霞便重新当起了“学生”,看书,找资料,不懂的地方就去问技术员,从开始的选料、做棒、制棒到接种、破袋、下田……
“那真的是担惊受怕的一年,因为不知道到底会不会有回报,有事没事就会去大棚里转转,看看长出香菇来了没。”李彩霞感觉那一年过得特别的煎熬,晚上连个好觉都没睡上。
为了支持丈夫的香菇“事业”,村支书冯应龙的妻子谭元珍在并不清楚自己对香菇的种植技术和投入产出比的情况下,还是在第一年一口气种植了15亩。
“香菇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15亩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们家这几个人是肯定忙不过来的,请人就肯定划不来,所以我知道会亏钱的。但为了在村里起一个带头作用,我只能硬着头皮上。”谭元珍说。
李彩霞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第一批带头种香菇的很多都是女人,因为她们不想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但是在家又只能喂猪什么的,这些都赚不到多少钱,所以,她们在创业方面其实比男人更有魄力和需求。”
妇女们天天盼望着香菇能够快点长出来,可是没等到香菇长出来,却等来了别人的传言——八角村的气候是不能种植香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