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药书记”的“种药经”富了全村

发布时间:2014-07-24  来源:农民日报
摘要:7月8日,湖北省蕲春县株林镇石板岩村六组瓜蒌地。 看到村支书张继兴陪着县中药材办主任张军等人来看自家的瓜蒌长势,农民游厚生连忙停下手中的农活,迎了上来。 老游脾气有些“犟”,这在当地出了名。以前无论村干部说啥事,他都带头唱反调。 自从去年和村干部一起到安

 

  7月8日,湖北省蕲春县株林镇石板岩村六组瓜蒌地。

  看到村支书张继兴陪着县中药材办主任张军等人来看自家的瓜蒌长势,农民游厚生连忙停下手中的农活,迎了上来。

  老游脾气有些“犟”,这在当地出了名。以前无论村干部说啥事,他都带头唱反调。

  自从去年和村干部一起到安徽金寨、岳西等地考察了瓜蒌种植流程,回来便迷上了瓜蒌这种药材。

  “幸亏听了张书记的话,我这九分地去年产了千多斤瓜蒌,卖了千把块钱,今年看样子挣三四千元没问题!”

  如今,游厚生不仅对张继兴打心眼里感到钦佩,对自家的瓜蒌也是精心照料,打算扩大种植面积。

  群众富起来,干部才安心

  石板岩村是湖北省蕲春县北部山区的一个自然村落,人均一亩口粮田,仅能解决百姓温饱。当地农民守着一亩三分里,谁都抱怨种田苦,可谁都难找到出路,无奈之下,三分之一的村民只好外出务工。

  几年前,村里发动在外的能人为家乡建设捐资捐物,先后筹资近500万元,修通15公里的村组公路和1处便民桥,建成了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配套兴办一批利民的实事,赢得了群众一致赞许。

  可光安居还不够,让百姓乐业才是关键。几年前,张继兴等村干部意识到,看上去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可如果没有帮大伙找到一条致富门路,做再多的事也不算尽责。

  50多岁的老张开始有点着急。夜里经常从床上爬起来,琢磨这道难题如何破解。

  2011年底,他让村干部租了一辆大客车,拖着村里30多名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到安徽岳西、金寨等地和本县临近的大同、张榜、青石、狮子等镇考察学习,开拓视野。

  在仔细比较雷竹、香芋、茶叶、药材几个产业之后,结合石板岩村的地形、地貌和地质,一致认为适合种植药材。经过对众多药材品种的一番遴选,“金银花”被大伙一致看好。

  2012年初,村干部开始动员群众种植金银花,由村里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鼓励群众自发参与种植。

  让群众从种田改为种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村民代表大会上,不少群众对药材的销路有顾虑,不管村干怎么宣讲,结果都无济于事。

  好话说尽,办法用完,可丝毫没有让群众产生兴趣。万般无奈之下,张继兴等村干部决定先由村集体把药材基地干起来。

  千难万难,动足脑筋就不难

  “当初的想法是建好‘试验田’,群众只要能看到收益,我还不信没有人不种!”张继兴回忆起当初的决定。

  近几年来,蕲春县在大力发展“药旅联动”,对镇村连片种药的基地,县里还给予资金扶持。村里选择“以药兴村”,这个大方向肯定不会错。

  2012年3月,石板岩村把从农户手中流转出250亩岗地全部种上金银花,再承包给5户村民负责田间管理,种苗、化肥和劳务工资都归村集体承担。

  年终一算账,收益却让老张等人傻了眼。刨去土地流转金、药材种苗、化肥农资和人工成本,村集体领头种植的金银花,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还倒贴了不少。

  仔细分析个中原委,老张等人终于看出了道道。种药需要精耕细作,时刻掌握市场动向,这与种田还是有很大区别。

  村集体请人来务工,酬劳按天计算,一个小时就能干完的活,拖了几天才完成。浪费了人力不说,也让种植成本增加不少。

  张继兴等人意识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状,关键是没有调动千家万户积极性。以村集体的形式组织种药,农户大都认为与己无关,只有在市场中培育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药材种植产业才有做大的希望。

  2013年春天,安徽药商吴广祥来村里收购药材,明确指出了村集体流转土地直接种药的种种弊端。而这番道理,也与老张等人的实践领悟不谋而合。

  吴广祥向村干部推荐了“瓜蒌”这个新品种,瓜蒌的根、果、果皮和种子皆可入药,耐旱怕湿,很适应石板岩村的旱地土质,而且易于管理,省工省力。一次投入,五年可以持续受益。

  吴广祥同村集体一起组建成立“石板岩中药材有限公司”,由吴广祥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继兴担任副董事长,村长张金和、5个药材种植大户分别担任副总经理,一个架构成熟的法人治理主体在石板岩村诞生。

  公司与农民签订瓜蒌种苗免费提供、技术全程服务、瓜蒌订单收购的一系列协议,而且明确提出,收购价格在随行就市基础上,每市斤还单独提高一毛钱。

  县药材办主任张军介绍说,瓜蒌头年种植,每亩需要投入1300元启动资金,全年要投入16个人工管理。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投入2个人工就可有效管理。按亩产4000斤瓜蒌计算,每亩地五年平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

  这一次,让张继兴等人看到了重振旗鼓的希望。

  方向对了,路径也要对

  一年收获一季水稻,需要18道工序,而种瓜蒌只要8道工序,一亩瓜蒌年纯收入能抵十亩水稻。瓜蒌种子、种苗由村药材公司免费供应,每亩还提前支付100元收购订金……

  村干部对瓜蒌品种的一番算账宣讲,不少村民立马对这个品种产生了浓厚兴趣。

  而这一次,老张等人吸取之前的“教训”。在下大力气督促全村党员带头示范种植的基础之上,再引导群众自发参与。

  算账中确定品种,比较中创新模式,落实中强化措施。瓜蒌品种的流程推广,开始让石板岩村百姓解除了思想顾虑,很快便产生出示范效应。

  2013年,全村40多户党员和群众在自家的地上种上了瓜蒌,面积突破百亩,当年亩平均收入过了千元。今年,还没等村干部大面积发动,自发参与的农户就翻了一倍,单是瓜蒌这一个品种,全村面积已经超过300亩。

  张继兴、吴广祥等人因势利导,逐步推广夏枯草、蕲艾、金银花等多个药材品种。村里还购回两台烘干机,村中药材公司还投入100多万元兴建起加工车间和储存仓库,中药材实现就地收购、就地半成品加工。

  从村集体组织种药,到发动千家万户参与种药,石板岩村经历了一条曲折道路,过程虽然历尽艰辛,但也让几名村干部和众多党员感受了一堂“产业调整方法论”的生动课程。

  方法对路,路径正确。张继兴信心满怀地说,“按这个势头下去,要不了几年,全村60%可耕地都能种上药材,60%以上的劳力都能从事药材生产,群众60%以上收入可来源于药材,全村药材产值占农业收入能达到60%以上。”

  7月中旬,药商吴广祥来到该村,又签订了一份1600亩的中药材种植收购合同。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