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湖北石首人大代表刘丁梅养鳝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4-01-10  来源:荆州日报
摘要:1992年,刘丁梅出任杨苗洲村村妇女主任。在干好本职工作和种好自家责任田的同时,勤劳的她,先后到建筑工地打工、开过家庭手工编织作坊。1998年,荆州遭遇了历史上的特大洪涝灾害,小河口镇破口行洪,手工编织作坊被迫关门,一切又回到起点。在摸索中寻找致富路。

 

  网箱养鳝销售旺季,价格很不错,村民们高兴,石首市人大代表、小河口镇杨苗洲村党支部副书记刘丁梅也笑了。

  1992年,刘丁梅出任杨苗洲村村妇女主任。在干好本职工作和种好自家责任田的同时,勤劳的她,先后到建筑工地打工、开过家庭手工编织作坊。1998年,荆州遭遇了历史上的特大洪涝灾害,小河口镇破口行洪,手工编织作坊被迫关门,一切又回到起点。在摸索中寻找致富路。

  为了摆脱困境,丈夫外出从事房屋装修工作。夫妻俩经过多年打拼,积攒了一定资金,刘丁梅内心再次燃起创业激情。她先后到公安、监利、洪湖等地考察学习,看到不少农民进行网箱养鳝脱贫致富,她深受启发:别人能靠网箱养鳝致富,我们村水资源也很丰富,怎么就不能利用好、发展网箱养鳝呢?

  说干就干!资金不够,就向亲朋好友借,通过担保向银行贷。没有技术,她多次坐摩托车往返百里到监利等地网箱养殖场取经,还从书店购买一些网箱养鳝的科普资料回家钻研。夜深人静,人家早就熄灯休息,她还在灯下研究那些科普资料。

  尔后,她开始进行小规模的网箱养殖试验,试养50口网箱黄鳝。她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批网箱黄鳝上市,一共卖了27万,除去成本,获净利润近12万元,一口网箱产值可达2000元,利润800元,养一口网箱就相当于种一亩地棉花,初战告捷。

  从第一年试养50口网箱黄鳝,到第三年就发展到300余口。反复的摸索,刘丁梅从中掌握了鱼种的选择、饲料投喂、防治鱼病,以及水质的管理等网箱养鳝一整套技术,养殖规模在逐步扩大中达到500口。刘丁梅成了远近闻名的勤劳致富、科学致富带头人。乐做扶贫帮困贴心人。

  小河口镇杨苗洲村远离中心城区,人多地少,全村1094人,只有耕地面积1080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地。90年代以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者逐渐增多。由于缺乏技术,在外打工者大多只能从事简单、重体力的活,挣一份微薄的薪水,一年下来根本攒不到多少钱。

  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少打工者考虑到家中子女、父母需要照管,又开始返回家乡,可苦于缺少技术和资金,致富仍然无门。

  看到村里不少群众因此犹豫不决,刘丁梅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先后组织杨苗洲村部分村民到公安、监利等地参观学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没有技术,她毫不保留地教给大家,对没有资金的困难户,她还给予一定资助,没有养殖地,她向村党支部反映,争取支持,将外洲400亩低田进行改造,承包给群众养鳝。为了更好地为养鳝户服务,还成立了杨苗洲村网箱养鳝协会,发展会员153人,共带动网箱养鳝45户,发展网箱养鳝网箱30000余口,水面达1000余亩,鳝鱼远销上海等沿海城市,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

  作为人大代表,在万名代表促壮腰活动中,刘丁梅经常走访选民,了解选民生产生活情况,反映选民心声。有一位五保户,今年已80余岁,刘丁梅将老人当亲生父母一样对待,帮老人买菜买米。老人也视她为闺女一般,连养老金存折也长年放在她手里。平时,刘丁梅还利用走访计生户之时,走访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尽可能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刘丁梅靠网箱养鳝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成为当地产业发展带头人、科技致富排头兵、扶贫帮困贴心人,被授予荆州市“三八”红旗手、石首市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优秀妇女干部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小河口镇优秀共产党员。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