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哪里有螺?
杨猛:在沙子里,只能看到一些触角。晚上会出来找东西吃,白天就藏在沙子里面。
平时东风螺喜欢把自己埋在泥沙当中,一旦闻到味道,就立刻出来捕食,甚至还能吃掉一条比它大好几十倍的鱼。
杨猛:这种鱼就是螺,一扔下去不到2-3秒钟,它马上就起来了。
一条小鱼丢进去,满池子的东风螺立刻就被唤醒了。
记者:好像出来了。
杨猛:一闻到鱼的味道,它马上就出来了,有了,出来了。
东风螺集体出动,不到10秒钟的时间,整条鱼全被包裹了起来,据说,它们觅食非常凶猛,只要3、4个小时,就能把一条鱼吃得精光。记者在杨猛的螺池里看到,到处都是这样,被吃剩下的鱼骨,鱼刺,让人感觉毛骨悚然。
记者:它不会咬我吧,好痒,它不是要吃鱼吗,会吃我的手吗,我觉得它在吸我。
杨猛:不会,它有粘液的,它就靠这种粘液爬行,一粘东西的话贴得很紧。现在它的吸盘出来了。
记者:它就靠这个吃东西。
杨猛:刚才手里拿过鱼,有腥味在手上,它现在在闻味道,只吃腐蚀的东西,吃带有腥味的东西。
东风螺靠吻管吸食,平时这条吻管就藏在头部下方的口器当中。虽然吃起东西来十分凶猛,但它主要以腐蚀的鱼虾为食物,是海洋中为数不多的食肉性贝类。过去,它们深居在海底泥沙里,不被世人所知,那么杨猛又是如何在东风螺上发现商机,年赚百万的呢?
杨猛从小生长在海边,家里有50亩虾塘,靠父亲养虾维生。2005年,高中毕业后,杨猛不想留在农村,就和两个小伙伴一起来到海口市闯荡,没有学历和文凭,杨猛打工频频受挫。他听别人说推销日用品赚钱,就和朋友一起,做起了香皂、洗发水等日用品推销。为了在大城市生存下来,杨猛每天天不亮,就去厂家进货,虽然辛苦,但打拼了5年之后,2010年,年仅23岁的杨猛和两个朋友,已经有了一百多万元的积蓄。
朋友:有钱了嘛,一百来万,那时候房价10万一套,也够在海口买10套、8套了。
事业越做越大,杨猛在同学们面前风光无限,可谁也没有想到,2010年,就在他们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杨猛却突然要回农村去养螺。
当时,在杨猛的老家,从来没有人养过东风螺,因为不懂销路,就连渔民都不屑出去打捞。杨猛在城里干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回农村来养螺,大伙儿觉得非常纳闷。
村民:谁也不看好这个,市场小,没有人第一个吃螃蟹,谁也不敢养,很多人都劝他,但他这个人就是一根筋,想做就去做。
其实,杨猛之所以要回农村养螺,还要源于一段让人伤心的往事。2005年,就在杨猛外出打拼的时候,父亲患肝癌生病去世,家里只有母亲和2个还在读书的弟妹。所有重担一下子全压在母亲身上,母亲50多岁了,不仅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管理父亲留下的50亩虾塘。实在不忍心看她这么劳累,杨猛觉得自己应该回家。
2010年,在外跑市场时,杨猛发现,在广东、福建等地正在兴起吃东风螺。东风螺用水白灼、爆炒之后,爽脆弹牙,很受欢迎。外地已经有人在人工饲养,只是还没有大范围普及。杨猛听说东风螺价格高,利润丰厚,需要用海水养殖,正好自家的虾塘就在海岸线边上,他也想养东风螺赚钱。
杨猛:利润非常丰厚,大概是卖价的三分之二,市场上卖50,利润能达到30。
专家:这个在我们海南还是很值得骄傲的,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引进的良种。2000年初就开始有了,养殖技术已经很成熟。
看好商机,说干就干,杨猛得到了朋友们的全力支持。
朋友:我不相信自己也相信他,自己做的事也许会后悔,但交给他做不会有问题。
朋友们对杨猛非常信任,他们一致认为,要做就要做大。3个小伙伴拿出所有积蓄,共同投资100万,在老家翁田镇茂山村建起了78个螺池。可谁知螺池建好以后,预算超标,没钱进苗了,他们竟然异想天开,想到海里去抓螺母,自己育苗。
简简单单搭了浮板,就要向海里进发。起初,杨猛还觉得自己非常帅气,可还没等他开始抓螺,就差点丢了性命。
螺母生活在水深几十米的海底,本想撒网捕捞,可海里风大浪大,连站都站不稳,抓了几次也没有抓到,实在吃不消了,杨猛只好老老实实地躲进船里。没有螺母,杨猛只能出去借钱买苗。
2015年12月5日,记者前去采访的时候,杨猛正在螺池里捞鱼骨、鱼刺。据说他的上万只东风螺一天就能吃掉5百多斤鱼,而且所有肉都被吃得干干净净。
杨猛:它只喜欢吃鱼,对人工饲料,虫子是不吃的。我们这样一个池子一天要喂60斤鱼。它吃东西是很猛的。
把鱼分好,杨猛每天都按时给东风螺喂食,在他的精心照料之下,2011年,养螺第一年,他就赚了30多万。东风螺的眼睛很小,只有两个黑点,虽然视力不太好,但它嗅觉非常灵敏。拍摄时我们刚放上去一条小鱼,它就迫不及待地爬了过去。
记者:一会儿会跑过去吗?
东风螺靠腹足匍匐爬行,雌性的螺尤其喜欢爬出水面,附在池面上活动。
记者:粘得很紧,这已经是我最大的力气了,一扯就缩回去了。
2011年的时候,东风螺对于茂山村的人们来说还是一项新鲜事物,杨猛把煮好的螺送给大家品尝。他们用手剥、用嘴吸,就连怎么吃都还搞不清楚。
杨猛:用牙签才是最好的打开方式,快点,很好吃的。
2012年,大家看杨猛赚了钱,加上东风螺开始流行,村民们就都跟着养起了东风螺。2011年到2013年,市场紧俏,杨猛每年销售额都有100多万。2013年,他又投资200万元,在邻村扩建了168个螺池。可那时候,谁也没想到,一场空前的灾难正在悄悄降临。
2013年,8月的一天,杨猛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在巡视螺场时看见,平时躺在沙子里的东风螺,竟然全都调了个个儿,外壳翻起,仰天朝上。
杨猛:一般的肉朝下,壳朝上,肉向上就有点不对劲了。
杨猛赶紧找来技术员,对症下药,可谁知病害传染非常迅速,不到一周时间,就死了一大半。
技术员:传播速度非常快,有时候一夜之间全池暴发,死亡。
东风螺发病,一整年都没赚钱,2014年,杨猛又继续引种,细心照顾东风螺,眼看就要成功了,然而,2014年,7月18日,下午三点半,17级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狂狼席卷,全岛被淹。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的台风,而台风就在杨猛所在的文昌市翁田镇登陆。
人们家园被毁,满目疮痍,翁田镇的所有螺场全部遭遇重创。台风过去之后,整整一个月断水断电,眼睁睁看东风螺死掉,农户们都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就在杨猛几乎崩溃之时,他意外地发现,竟然有个别的东风螺还在顽强地存活。危难之中,这些小小的生命反而成了杨猛最强的精神支柱。
杨猛:那么大的台风,这么小的螺用顽强的生命力,坚持了这么久。不管多难熬的日子,我们都会把它熬过去,把我们的养殖业守下来,养到收获,养到可以赚钱的时候。
冒着风雨,杨猛带头帮助大家抢修。他到当地信用社贷款,一年之后,只用了一个办法,就让手里的东风螺比从前多卖了一百多万。
2015年,很急,赶飞机,迟了就赶不上了。
2015年12月6日,本来正在接受采访,但杨猛接了一个电话之后,就开始变得非常紧张。他告诉记者,刚刚接到一个临时订单,要把2000斤东风螺发往深圳。如果不马上发货,就要错过今天的航班。离飞机起飞,只剩下不到3个小时,放水、装筐、筛沙、洗螺,杨猛每一次发货都非常紧张。
杨猛:每次发货就像跟时间在赛跑一样,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飞机不等人,很紧张。
记者:今天有点来不急了?
杨猛:今天很紧了时间。
从前,杨猛都是把东风螺都是卖给当地的商贩,台风过后,他想尽快弥补损失,把价钱卖得更高,就自己到广东、福建去开拓市场。在大城市里,杨猛一个人也不认识,他只带了点螺就去找人洽谈合作。刚开始的时候,没人愿意理他,为了拿到订单,杨猛只能厚着脸皮,免费去别人店里帮忙。
通过观察杨猛发现,经销商们最怕的,就是有人发货不准时。缺货、漏货的情况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损失。如果缺货想临时补单,时间来不及不说,因为补单要的量都很小、要的急,跟本就没人愿意接这种活儿。
没人愿意干的差事,杨猛却从中嗅到了商机。
为了和这些大客户达成合作,杨猛每天夜里3点就起床提前打包,等到第二天早晨,他就主动打电话挨个儿询问。如果有人缺货需要临时补发,杨猛可以立刻补上不说,有了提前准备,他还非常准时。现在,很多客户有着急的订单都会联系他。
同时,因为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杨猛和很多经销商都建立了联系,客户们有大订单也愿意找杨猛合作。自己的螺不够卖,杨猛又收购其他村民的螺,帮助大家一起销售。
客户:每天抓几车,翁田的东风螺漂亮,我们经常去抓。
现在,杨猛的东风螺已经销往广州、厦门、三亚等地,他正在深圳建立属于自己的档口,预计2015年,实现年销售额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