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大嗓门,带着几分泼辣劲儿,谈起工作来一脸严肃,说起水稻两眼放光……她就是日前获得“龙江最美职工”荣誉称号的省农垦前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王丹,一个在水稻试验田成长起来的有故事的人。
王丹是土生土长的“北大荒第三代”。她出生在北兴农场朝阳林场,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地里干活,跪倒爬起,忙活一年却挣不了几个钱。她的梦想,就是长大以后学本领,带领乡亲们致富,走现代农业之路。
2005年春,王丹来到前进农场科技园区工作,当时园区没办公室,试验地边上有一个管理房,住着雇工,她和同事占用了一个房间,挂上科技园区的牌子,就算安营扎寨了。那时试验田只有10亩地,两个人,一个砝码天平、几根格尺、笔、记录本,几本参考书,这些基本就是全部家当。虽然条件简陋,但因为有了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的舞台,王丹的内心充满了激情和干劲儿。
前进农场是水稻大场,科技园区服务的对象是水稻种植户。刚开始旱田改水田,许多种植户不懂水稻栽培技术,出现了药害。“当农民拿着得病或受害的稻苗找到我时,看着他们焦急的样子,我知道这稻苗背后是一家人的积蓄和一年的指望。”为快速掌握水稻专业知识,王丹买回来水稻栽培、管理、防病等方面的书籍,边学边干,遇到不会的就向老技术员请教,或上网查找,实在弄不懂的就给大学老师打电话求教……就是用这种“笨”方法,她硬是从一个外行,变成了农户心中的专家。为了工作,她白天要跟着同事们一起干活儿,搞试验;晚上学习充电、查资料、做计划、整理记录,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付出就有回报。如今,园区的试验田已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500亩。王丹和同事们先后做了品种、栽培、新机械、肥料、植保等各种试验上百项,成为指导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种植户无论选种、育秧、用药,经常打电话向她咨询,园区也有了“科技直通车”,开通了园区网站、电话服务热线,为种植户发放科技联系卡。园区每年平均为农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上千件,开展大大小小的各种培训二十多场。
在王丹和同事们的辛勤努力下,水稻生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纸质秧盘育苗到毯式钵育秧盘育壮苗,从手推播种器、盖帘覆土到电动播种期覆土器,从木槽子浸种土炕催芽到芽种工厂集中浸种催芽,从经验施肥到测土配方优化施肥,再到有了物联网现代农田管理技术系统,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托管”,用手机就能操控管理,有了“空间电场”用物理方法预防控制水稻病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实现绿色稻米生产……科技含量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效益也上来了,王丹也离她“让乡亲们多打粮,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