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距离这个冰眼不足5米的地方,丁甲勇又凿了一个冰眼。
记者:1个,4个,5个。
丁甲勇:这边还浅,5个。
这两个冰眼,距离不超过5米,然而落差却将近5米。这么大的落差让记者大吃一惊。用丁甲勇的话说,他包的这个大坑,不是一个普通的坑,是一个坑人的大水坑。不但水深,水下的地形还很复杂。然而如此复杂的地形,丁甲勇当时却不知道。这让丁甲勇栽了一个大跟头。
到了2008年,丁甲勇鱼池里一共养了2吨多鱼,一条鱼就能有十来斤,这个个头正是东北人喜欢的。
记者:它把我咬了,这个好沉。这什么鱼?
丁甲勇:草鱼。
记者:我们里面的鱼都这么大吗?
丁甲勇:这里面还有比这大的呢。这属于中号的,大号的应该比这还要大。
记者:大号能有多大?
丁甲勇:20多斤的,特别多。
记者:20多斤得多大?
丁甲勇:得这么长,比他长,长这些,比这个粗。
丁甲勇决定在2010年1月20号,把冬捕给做起来。但没想到这一天成了他终生难忘的日子。
在当天,来丁甲勇鱼池看冬捕买鱼的人,足足有三四百人。大家都站在冰面上,等着活蹦乱跳的鱼儿上岸。可是网都拉完了,一共才拉出了24条鱼。
丁法林:那个网就是在我站着那个位置出的
记者:就在这出的
丁法林:一共就出了24条鱼。算是砢碜到家了吧,那没打着鱼,大伙都聚来了,好几百人在这,就等着要他这鱼呢,他没捞上来他不砢碜吗?
丁原臣:你这里有鱼你咋打不出鱼,咱们说这里全是鱼,人家都不信了,你说这里都是鱼,鱼呢?
大家开始纷纷议论,这时,人群里有个人说的一句话,彻底让丁甲勇的面子挂不住了。
丁甲勇:他这里面根本没有鱼,他是把大伙给忽悠来的,他这不是在,所以说我就觉得我没办法了,如果是第一次来,他不都得这么说吗,就给我内心触动特别大,我说赶紧就躲起来吧。
丁甲勇趁机躲到了鱼塘边一间没人的屋子里,冰面上等着买鱼的几百号人,他也不管了。
丁甲勇:我心里难受,赌得慌,这鱼怎么回事,在哪呢,自己也就在这蹲着,就这么一蹲,就寻思,主要是跟人家老百姓,跟人家外围这些人,怎么说,怎么说能信服咱们。实际上,我跟你说就像一种逃脱似的,如果你要是到冰面上去,你要是见着人家买鱼的你说啥。
那么,这个鱼池里的鱼到底去哪了呢?
为此,丁甲勇特意找人绘制了一张鱼池底部的示意图。有深沟的地方,渔网就落不到底,鱼就会往缝隙里逃走。这就是丁甲勇捕不上鱼来的原因。
在丁甲勇和鱼把头的商量下,改装了渔网。农村里随处可见的两样东西,解决了丁甲勇的难题:稻草和砖头。
鱼把头:他这里头,高低不平,就像这个墙头似的。这么高,冷不丁就深下去了。你像这个地方,咱就得拴上草鞋,怕它勒,它拴上草鞋,一担就过去了。这个地方冷不丁就差好几米,咱就得绑上砖头。这砖头分量就够重的了,它一下就下去了。
把稻草栓在网上就叫做给渔网穿草鞋。在15米深的地方给渔网穿上草鞋,在20米深的地方绑上砖头,这样网在鱼池里就不会形成死角。渔网就可以紧贴着池底,把鱼一网打尽。
通过只捕上24条鱼的经历,丁甲勇也更了解这个鱼池了。他发现这个鱼池有个好处。同样大的鱼池子,他可以养殖的量,比别人要大得多。如果普通鱼池是3米 深的话,丁甲勇这个20多米深的鱼池,就能顶人家7个。他变被动为主动。从2010年开始,他大胆地加大了投苗量,每年都投下两万多尾鱼苗。所以他才敢说 在这150亩的鱼池里,能捕出8万斤鱼。以前每年的捕捞量都稳定在2万斤左右,这次如果能捕出8万斤的话,就是以前的4倍。可不是一般客户能消化得了的。
2015年,丁甲勇打听说鹤城晚报有一个活动,专门组织读者去一些有意思的地方,看美景品美食。丁甲勇就想和报社一起举办一次冬捕活动。
闻小兵鹤城晚报经济部主任:要让大家既能看见冬季捕鱼的这种壮观的场面,这种渔猎文化,又能买到好吃的嫩江的活水鱼。
闻小兵和丁甲勇约定,把冬捕的日子定在2015年2月7日,组织了600多人。
为了万无一失,丁甲勇早在一天前,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他先探了探鱼群的位置,确保万无一失。他带着记者来到冰面上,说冰层里有一种特殊的东西,这种东西对他来说至关重要,只要看见它就能判断出鱼群的位置。
隔着1米厚的冰面,记者一条鱼都没有看见,只看见了整片整片被封在冰里的气泡。就是这些被封在冰层里的气泡,暴露了鱼群的位置。
丁甲勇:这里头鱼多,鱼多它不就呼吸,它一聚堆一呼吸,它腮里不产生空气吗,吸收的氧,它过滤水里的氧气,它过完之后腮一动它不也有气泡吗?咕嘟的鱼多,就这么样形成的气泡。
这些气泡都集中在鱼池的北侧,为了不再失手,丁甲勇决定从鱼池南侧先轰一网,让鱼群集中在北侧。
丁甲勇:轰鱼,现在是啥情况呢,现在有个下网口,把这个网下进去,通过两边,这不是有不少小冰眼吗,把网下到冰里面,冰里面之后呢,弄到北侧,南边浅水区的鱼群直接就轰到深水区去了。把这个网,直接奔这个抽网口,给它抽出。
丁甲勇确定好下网口的位置。漫长的冬季,冰层冻到一米多厚。随着铁川的穿凿,被封在冰面下一个冬天的江水喷涌而出。一见涌出来的江水,大伙异常兴奋。工人们干活干得口渴了就直接喝这里的水。
鱼把头:这水质最好了,俺这帮人干活渴了,趴上去就喝。把帽子摘下来,趴下就喝。丁甲勇:咱那天炖鱼也使这个炖。
记者:这水就直接能喝。啥滋味啊?
鱼把头:啥滋味,甜滋滋的滋味。
丁甲勇告诉记者,他鱼池里的水不但能喝,就连冰也可以吃。
丁甲勇:随时随地都可以啃。
记者:咬得动吗?
丁甲勇:咬不动,也行。
记者:啥滋味,啥感觉,
丁甲勇:有点甜甜的感觉。挺甜我这冰。
丁甲勇自己吃了还不算数,还非要让记者也尝尝。
记者:跟吃冰淇淋似的,有点甜,真的有点甜。
水清,鱼好。下网轰鱼可不是件容易事。刚把网放下去,意外就发生了。
丁甲勇:接着拽,这杆子插网上了。
丁甲勇赶紧赶了过去。
丁甲勇:一丈来长都插里面,老王头提一下子。你咋不瞅着点呢。得亏咱发现得早,要不这杆子直接带过去了,你多耽误事啊。
只是在下网的时候,一不小心,下网眼的渔网和走杆就缠到了一起。就是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已经在水下穿行了十几米的渔网,必须要拉出来,重新下。
就在轰网结束的时候,渔网带上来几条死鱼。丁甲勇这下有点发蒙,他又在冰面上来回查看冰面下的情况,又在冰层里看到了几条被封在冰里的死鱼。这让丁甲勇很担心。冰面下到底还存活着多少鱼?明天还能成功打上鱼来吗?
果不其然,直到2月7日上午10点20,也没见着鱼。随着渔网缓缓拉出水面,丁甲勇是成是败,马上就见分晓。上午十一点,人群里传来欢呼声,终于有鱼了。原来鱼都集中在了网肚里。上万斤鱼被拉出了冰面,每条都有7、8斤以上。
鱼一出水,围在出网眼边上的人,纷纷下手抢鱼。
消费者:这个好这个好?
记者:你这穿着貂呢,还舍得抓鱼啊,不怕弄脏了呀?
消费者:这都无所谓了。
记者:这是什么鱼?
消费者:这个是大草鱼。
记者:这都自己抢的。
消费者:抢的必须抢。
看着大家抢鱼,丁甲勇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丁甲勇:抢的越多,卖得越多,我就越高兴。一半都没出来,现在也就出来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网肚。
记者:今天能捕多少鱼?
丁甲勇:最低8万斤,现在看,保守的估计。
记者:预想实现了。
丁甲勇:预想实现了,现在太好了。
这一次,丁甲勇一网就打出了8万多斤鱼。一条11斤的草鱼,就能卖到240元钱。
丁甲勇:248,你就240元钱就行。
消费者:还有鱼吗?
丁甲勇:有得是。好几万斤,大伙不要着急。
这一网还给了丁甲勇一个更大的惊喜。这次冬捕打上来了一种特别名贵的鱼,这种鱼连丁甲勇都舍不得吃。
丁甲勇:这叫翘嘴红鲌,也叫白鱼。这种鱼就是水质不好它不活,它对水质的要求特别严。通过这种鱼也就证明咱这水质特别好。对自己也想尝尝,这些年也没吃过。
记者:这些年都没吃过?
丁甲勇:对,这种鱼因为太贵了,咱也舍不得吃,养鱼,舍不得吃这种鱼。
记者:卖多少钱?
丁甲勇:一斤卖150元钱。
光今天,丁甲勇就卖出了4万斤鱼,入账90多万元钱。当天没有卖出去的鱼,被人们陆续打电话预订一空。丁甲勇的冬捕也成了泰来县最热闹的冬捕活动。冬 捕、垂钓、小饭馆,这三项让丁甲勇一年就能有300多万元的收入。现在赚了钱,丁甲勇想弥补一下当初偷存折对妻子的亏欠,他的愿望就是给妻子买个礼物。
丁甲勇:东北这地方冷啊,你收入这些钱不给媳妇买貂,有钱不给媳妇花,给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