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河南平顶山:新磨坊里飘出致富歌

发布时间:2013-02-28  来源:平顶山新闻网
摘要:王海举这台加工大米的新设备是经过改装的第三代碾米机,具有自动上料、脱皮净、米糠分离好、工作效率高等特点,碾一袋稻谷只需3分钟,一天可加工精米1万斤以上。

  伴着轰隆隆的机器声,那边池子里的稻谷哧溜溜顺着管子乖乖地爬了上去,这边珍珠似的米粒从机器里窜了出来,流到下面的袋子里。“该换袋子了。”2月20日,王海举招呼着一个给他帮工的村民说。

  王海举这台加工大米的新设备是经过改装的第三代碾米机,具有自动上料、脱皮净、米糠分离好、工作效率高等特点,碾一袋稻谷只需3分钟,一天可加工精米1万斤以上。

  今年59岁的王海举是湛河区曹镇乡齐务村的农民,依靠粮食加工现在他年纯收入十四五万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海举家有一盘石磨,还喂了一头专供拉磨用的驴。那时候,东邻西舍的婶子大娘都来他家磨面。如果逢年过节,谁家磨面还得提前两天到他家预约。

  临近春节的一个星期天,拉磨的驴因过度劳累,总是走走停停,王海举被大人吩咐去赶驴。转了几圈后,驴又停下了,任凭怎么赶,都不动一下,就在王海举举起小棍时,驴突然向后撂了一蹶子,踢中了他的左小腿。他疼得嗷嗷叫,赶紧从磨房里挪了出来。他打那以后对驴有了恐惧,赶驴时总是离得远远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王海举全家分得8亩多责任田,粮食产量连年翻番。面粉加工机械也在农村得到发展,他家的石磨也掀了。为了加工面粉,王海举总是用架子车把粮食拉到离家十多里的镇上去磨,一个来回大半天,一年下来磨面得跑十多次。后来,手里有点积蓄的他,就花了800多元买回一台200型面粉机,人们称它“小钢磨”。磨面时要用箕斗把粮食端起来倒进机器上面的斗子里,累是累了些,工作效率可比石磨高多了。他怕停电磨面受影响,又专门买了一台柴油机备用,只要一停电,就用柴油机作动力。

  到了1990年,农村粮食产量大增。王海举经过考察,果断地处理掉“小钢磨”,花12000元购回一台面粉机和与它配套使用的洗麦机,实现全自动上料。他根据当地发展水稻种植的实际,又投资10000元安装配备了一套精米加工设备,满足了本村及周围5个村子农民加工稻米的需求。为了保障动力,王海举自己掏钱安装了一台变压器,并购置5根电线杆和1000多米长的电线,光办电又花了4万多元。

  有了稻米加工设备,“不安分”的王海举又购进米线机设备搞起了米线加工,并叩响了濮阳、林州、太原等地市场的大门。

  如今,王海举除了具有加工面粉、大米和米线的成套设备以外,还有饲料粉碎机、玉米脱皮机等。生产上,他家的4个家庭成员仍不够,还得雇几个村民一起干。他家还买了三辆车,两辆是购料、送货用的,一辆面包车是专门用来联系业务的。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