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伏牛山和桐柏山余脉交错的驻马店市确山县西部,座落着有“小延安”之称的竹沟,这里是河南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是新四军二、四、五师的发源地,也是中原地区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如今,老区人民发扬老一辈革命精神,走上了致富路。河南台“红色中原行”报道组报道:
在竹沟纪念馆,记者遇到了66岁的苟玉莲老太太,她正在给5岁的外孙女讲革命故事。她告诉记者,希望下一辈能多接受一些革命教育。
“这个地方我思想上留念它,这个是我外孙女,我就是想着让向他们学习,这是革命教育。”
竹沟,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曾经建立过我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确山县文广新局副研究馆员杨建军:
“早在1927年大革命时期,在周恩来的直接指导下,成立临时治安委员会,它是全国第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苏维埃县级政权。土地革命时期,组建了豫鄂边省委,开辟了以竹沟为中心的桐柏山区革命根据地,之后,中共河南省委就迁到竹沟,彭雪枫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开辟了竹沟革命根据地。
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反扑,杀害革命干部、家属200多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竹沟惨案。屠杀吓不倒共产党人,彭雪枫、王海山、李先念等先后在这里组织队伍,发展成新四军二、四、五师,成为坚持华中抗日的主力部队。抗战初期,刘少奇在竹沟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杨建军说:
“中共中央中原局,成为了中原抗战的大本营和一个战略支撑点,被人们誉为小延安。竹沟在这个时期一共为党为军队培养出来四千多名干部,输送了17支武装。”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竹沟依托红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确山县竹沟纪念馆馆长鲁金亮:
“09年全年接待了48.2万人次的游客量。一业兴能带来百业旺,现在我们竹沟的中草药,烟叶,包括我们的西瓜,已经成为竹沟的一个品牌,山羊养殖基地在全国是最大的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