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走进天台山镇杨田村三组的一片山间,放眼望去,漫山遍野连片油牡丹郁郁葱葱,枝桠顶端绽放的白色花朵饱满娇艳,蜜蜂在阳光下飞舞汲取着牡丹花粉,牡丹旁还套种银杏等树木……“牡丹籽可以榨油,花和蕊可以制茶,根可以入药,牡丹全身都是宝。”牡丹种植基地的主人陈祥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他的“宝贝”。
陈祥是杨田村人,90后的他建筑专业毕业后,没有选择从事建筑相关工作,而是当起了农民。他先后在邛崃的4个农场做管理工作,学到种植知识和技术后,最终决定回家创业。
刚开始,陈祥的创业经历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后他试种了十几亩紫薯,但遭遇连续下雨,致使紫薯全部腐烂,给了他沉痛一击。遭遇“滑铁卢”的陈祥不仅没有灰心,更加积极寻找机会。2014年偶然间浏览网站时,一条信息让敏锐的他再次燃起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信心,“我关注到中央文件,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和木本油料”。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后,陈祥了解到油用牡丹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发展空间,加之杨田村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牡丹生长,更加坚定了他种植牡丹的决心。
“年轻人不出去打工挣钱,一辈子靠一亩三分地,有什么出息。”他没想到自己的想法一经提出便遭到父母的反对。因为油用牡丹每年11月下种,种植后,第三年才结果,在下苗后的两三年没有收益,村里乡亲也很不看好。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多次到绵阳等地的油用牡丹基地考察市场前景、种植技术、产品加工等信息,并寻找回收、加工牡丹籽的合作公司,解决产品销路问题。最终,获得家人的认可。2014年,陈祥利用自家的荒山和田地,开始种植油用牡丹。
“油牡丹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遇到高温容易枯死,阴阳山分界比较明显的山地最适宜种植。”现在谈起牡丹种植经,陈祥头头是道,他说这都是从一次次教训中学来的。去年,眼看就要投产,没想到连续下了10来天雨,田地里的积水无法排出,牡丹全遭了病。为解决牡丹种植的技术问题,陈祥除了到其他基地学习,还经常跑到温江农科院向专家请教。他将牡丹进行移植,解决了积水问题,又在牡丹苗的行间套种银杏、毛叶山桐子等高杆作物,既有利于牡丹生长,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经过悉心管理,今年牡丹园进入结果期,到9月就能收获一颗颗如豌豆大小、通身黑亮饱满的牡丹籽。陈祥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油用牡丹生长周期有40年,丰产30年,丰产后,一亩地能收获约600-800斤籽,每斤籽收购价12-15元,一亩地年收益至少8000元。
此外,陈祥还养了20多箱蜜蜂,将种养结合,培育独居特色的牡丹蜜。他说,这种蜂蜜不仅含糖量高,并且营养价值丰富,虽然比市场价高出不少,但仍然受到大家的喜爱。
目前,陈祥的牡丹基地已经发展到50亩,4万余株油用牡丹。去年,他成立邛崃市懿祥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里12户农户跟着他一起种。在谈到牡丹基地的发展时,陈祥勾勒出合作社的发展远景:把闲置的土地和荒山都利用起来,牡丹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到2020年,争取在牡丹花开最旺的清明假期,打造出独具特色牡丹观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