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平泉:“三零”模式助力
特色产业精准扶贫
平泉县大力推进以零成本、零风险、零距离为核心的“三零”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为主、设施菜和经果林为辅“一主两辅”特色产业,在政策落地、产业发展、融资贷款等方面施巧力破解硬约束,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了实处。既发展壮大了特色产业集群,又将更多成果惠及贫困家庭,实现了产业与扶贫互促共赢。
搭建“政银企户保”平台,实现贫困户投入“零成本”。通过搭建“政银企户保”平台、推行领养领种、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和平台,吸纳贫困群体及其他剩余劳动力到产业园区打工,学习技术并获得劳动报酬等方式,让贫困户“零成本”参与产业经营。
增强企社承载能力,实现贫困户经营“零风险”。推行龙头建园区、园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规定凡是企业投资建设或政府配套支持的农业园区,都必须至少吸纳20户贫困户入驻。由企业、园区或大户与贫困户结成紧密利益连接体,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全部由企业或合作社承担,贫困户只负责生产管理,确保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零风险”。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2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275个,生产大户3500户,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达85%,每年带动1.5万人口脱贫。
强力推进两区同建,实现贫困户就业“零距离”。鼓励贫困户将土地率先流转到就近土地股份合作社,同步规划、共同推进以扶贫模式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和以易地扶贫搬迁、中心村建设为主的美丽乡村社区建设,为贫困群众就近务工提供就业岗位,实现贫困群众足不出区、家门口就业。
阜平:“八个一”服务体系促“小蘑菇”成致富产业
阜平县把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着力点与突破口。把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全力推进,通过构建“八个一”服务体系,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政策、项目、资金,夯实了产业精准扶贫、脱贫基础。
制定一个科学规划。通过三年规划建设,形成“一核、四带、百园覆盖”区域布局,发展3.2万亩食用菌,带动10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万元以上。出台一套扶持政策。三户联保无抵押贷款,灾害成本保险兜底,水电路财政配套,对农户和企业的系列扶持政策,为引来龙头,农民愿种、敢种、有钱种打下基础。建立一个科学的技术体系。聘请10名专家把握产业发展方向、解决重大技术问题;配置了58名技术员,保姆式指导农户栽培生产;注册成立了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协作,开发推广领先技术。引进一批龙头企业。10家龙头企业落户阜平,解决了产业发展没有龙头带动的问题。建立一套现代食用菌产业经营模式。推广实施了“六位一体”(政府+金融+科研+龙头+园区+农户形成一个产业整体)“六统一分”(企业负责建棚、品种、制袋、技术、品牌、销售六统一,农户分户栽培管理)产业经营模式,保证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快速铺开、稳步发展。完善一套带动贫困户种菇的科学机制。实施了让贫困户贷款购棚买棒、与企业共同出资合作既挣工资又分红、无劳动能力的用土地贷款入股分红、不敢投资的到企业当职业工人四种利益联结机制,让所有贫困户、特别是老弱病残户在食用菌产业中受益,形成一套质量标准体系。借鉴绿色、有机、GAP认证管理和出口基地备案要求,建立健全阜平县食用菌质量标准技术体系,为打造品牌、树立阜平食用菌质量形象创造条件。构建一个高效的六次产业体系。注册了“老乡菇”商标,开通了阜平县“老乡菇网”,按照全县一个销售出口,构建鲜菇销售、精深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食用菌产业体系。
涿鹿:“园区带动”“四入”融合促精准扶贫
涿鹿县立足当地资源,围绕脱贫布产业,结合产业建园区,大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扶贫格局,探索出依托园区内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拉动、整村改造联动、科技研发推动、塑造品牌驱动,发展特色产业园区集群建设,让农民通过“四入”融合模式参与产业化经营。
所谓“四入”融合模式,即资金入园模式,农户把闲置资金入股园区,实行户区、户企联建。由园区、企业、合作社提供生产服务平台,由农户负责劳动生产,并获得入股分红、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土地入园模式,积极倡导贫困地区农户以股份合作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参加股份合作社,农户以土地作为股本,与园区企业共同组建经营主体。农户作为股东享受利润分红,务工农户还可获得薪金收入。资产入园模式,合理整合农村现有资源,村集体、农户以蔬菜大棚、水电设施等资产入股与企业共建经营主体,按比例享受利润分红。其中黑山寺乡下榆林村利用现有的34个设施蔬菜大棚为股本,与新合作公司联合经营,年产蔬菜量近100万斤,年产值160多万元。农民以合作社为主体进行股份分红,每年可分红20万元,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劳务入园模式,企业与农户、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企业、合作社主导经营,农户参与企业生产,在领取工资收入的基础上享受劳务入股分红。其中张家堡镇张庄村流转土地集中建设蔬菜产业园区,农民每亩收入租金1200元,年人均务工收入1.5万元。
涞水:围绕资本收益到户创新体制机制
着眼构建脱贫产业与贫困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涞水县探索推行股份合作制扶贫,通过资金或生产要素入股,把贫困群众纳入扶贫产业体系,成为“三金”农民,实现资本到户、权益到户。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563家,其中股份制扶贫产业合作社165家,初步形成了6种模式,实现了贫困人口全覆盖。
政府主导带动型。政府出资搭建扶贫资产收益平台,或支持村集体成立股份制扶贫产业合作社,政府投资量化为扶贫对象股份,实现收益到户。帮扶资金牵引型。把扶贫专项资金或行业部门整合资金转换为股份,投入扶贫产业,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专业合作主导型。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专业合作社带头,吸引农民入股,在产供销及服务等环节互助合作。农业园区拉动型。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政府扶持资金转换为股金,并吸纳农民以资金或土地、山场等不动产入股,带动群众增收。农村能人带动型。政府补贴支持农村能人牵头成立合作社,政府资金转化为贫困户股金。龙头企业带动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基本模式,依托农民土地或山场,引进工商资本建立产权联系,发展股份合作制。
隆化:“政银企户保”制度破解扶贫产业融资难
隆化县把金融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发力点,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完善了“政府、银行、农业企业、农户、保险”五位一体的农业合作贷款模式,打通了一条农户到银行的信贷“绿色通道”。目前,一个中心(县农业政策性金融担保中心)、一家银行(邮储银行)和两家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多方参与的格局初步形成。已覆盖贫困群众3.2万户,全县共申请贷款14.2亿元,发放贷款3.01亿元。此模式在中央深改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
搭建县、乡、村金融扶贫三级平台。隆化县成立了由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15个部门为成员的“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抓点扩面。县级成立农业政策性担保服务中心,投入资本金1亿元,由县供销社进行管理,配备专职人员12名;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各村成立服务站,全县构建了金融服务扶贫体系,为贫困群众和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快捷、高效的贷款担保服务。
调动银行、保险、农户三方积极性。一是用财政资金建立“资金池”,既作为农户贷款的担保金和风险金,也是农户还款的“缓冲金”。二是用资金账户激励金融机构。通过竞争择优方式选择合作金融机构并达成协议,将部分财政涉农资金存入合作金融机构,增加其营业性收入,促使其创新信贷品种,主动参与金融扶贫。三是用政策保险调动保险机构。采取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择合作保险公司,为农业企业、贫困群众贷款办理保证保险。县政府为农户缴纳政策性保险,调动保险机构的贷款积极性。四是用扶持政策激励农户参与。围绕全县“一主两辅”农业产业发展,对致富效果明显的肉牛、设施蔬菜、草莓、木耳等优势产业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对借款户予以贷款贴息,提升贫困群众发展脱贫产业的积极性。
严把贷前、贷中、贷后三个关口。贷前:做好“三级审核”,把好准贷关。贷中:强化“三个意识”,提高服务关。贷后:用好“三个机制”,确保安全关,确保信贷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