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种洋葱,碱滩找葸鑫”。在碱滩镇普家庄村,不少农民跟着当地有名的“洋葱大王”葸鑫种植洋葱,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尝到了规模经营的“甜头”。
4月18日清晨,天刚微微亮,甘州区碱滩神龙洋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葸鑫就开始忙碌了,匆匆吃过早饭,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就开车出了家门,直奔合作社的育苗温室。
“今年,我流转了周边农户的215亩土地,加上自己的60多亩,总共280亩地全部种洋葱,如果市场行情好的话,除去成本少说也能收入七八十万。”葸鑫一边查看洋葱种苗长势一边说:“这12座温室总共培育了250万株洋葱苗,出苗率不错,完全能够满足今年的种植需要。”
说起自己种洋葱的“历史”,葸鑫心里别有一番滋味。2000年以前,碱滩镇普家庄村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大田玉米和小麦,增收渠道狭窄。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让葸鑫深深体会到:单纯种植传统作物已没有多少增收空间,为什么不引进种植一些高效经济作物呢?抱着这样的想法,葸鑫在农闲之余总是到周边县区、乡镇了解掌握农业种植情况,还经常到外地考察农产品销售行情。
据葸鑫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一些来自东北的洋葱贩子落户张掖和酒泉一带发展洋葱种植,以每吨300元的价格收购本地洋葱。“那时候,我们本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而1亩地的洋葱就能卖1000多元,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看着周边的农民靠种洋葱富了起来,一家家买回了大彩电、盖起了砖瓦房,我真的有些‘眼红’”葸鑫动情的告诉记者。
2000年,葸鑫义无反顾的开始种植洋葱。当年,他先在自己的70多亩耕地上进行试种,结果喜获丰收,洋葱收入是传统农作物的2-3倍,他成了全村的暴发户。可观的经济收入让村民有些坐不住了,纷纷上门找葸鑫种洋葱,于是,在他的带领下,村民开始调整种植结构,种起了洋葱,并于2006年7月发起成立了甘州区碱滩神龙洋葱专业合作社。
市场是一把无情的双刃剑,在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潜藏着一定的风险。2007年,就在葸鑫扩大种植面积,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由于当年洋葱行情不好,葸鑫赔光了从2000年到2006年种植洋葱的全部收入,还欠下了30多万元的外债。债台高筑的葸鑫本打算再也不种洋葱了,然而,乡亲们期待的眼神和自己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又鼓起了种洋葱的信心。
“尽管这些年洋葱的市场价格起起落落,但总的来说,洋葱的种植效益还是不错的,我是赚多赔少,不然,我哪能开得起小轿车。”葸鑫指着开了10多年的“213”吉普车笑着说。
2008年,葸鑫综合分析市场前景,在碱滩镇普家庄村大面积推广“订单洋葱”,当年亩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一时间,跟着葸鑫种洋葱成了周边农户最要紧的事, 葸鑫也因此被群众亲切的称为“洋葱大王”。
谈到自己的洋葱“种植心得”,葸鑫告诉记者:“洋葱种植效益之所以不太稳定,市场行情是一方面,粗放种植也是导致效益不佳的重要因素,以前,农民种洋葱总是随便把种子撒在地里,自从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洋葱种植的行距、株距都有了严格规定,还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洋葱产量提高了,效益也就有保证了。”
“去年洋葱收入不错,给儿子在城里买了一套楼房,今年听说农民买汽车,政府也给补贴,我打算到秋天再买一辆30多万的小汽车。”葸鑫告诉记者。2012年,又是一个洋葱丰收年,葸鑫种植的洋葱亩均产值达到11000多元,合作社社员地力差的耕地每亩也卖到了7000多元。尝到“甜头”的村民种植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周边上秦、三闸等乡镇的农民也纷纷加入到了合作社,入社会员达到160多户。
在洋葱种植过程中,葸鑫的合作社不但为社员提供种苗,还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实行订单收购。2013年,合作社洋葱种植面积达到500多亩。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倡农民发展家庭农场,今后,我会进一步壮大专业合作社队伍,扩大土地流转面积,争取当一名家庭农场主。”谈到今后的愿望,葸鑫信心满满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