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回到家乡、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上这么好的日子。”40岁的农家妇女陈月兰忙完地里的农活,回到新建的家里织着十字绣。“这些变化都是家里种洋芋带来的,小土豆帮我实现了大梦想。”
陈月兰是甘肃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贡马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也是当地的洋芋种植大户。在定西,学名为马铃薯的土豆,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洋芋”。
2011年,陈月兰种植的30亩优质土豆纯收入达到5万余元,使她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月兰家,一片翠绿中的红瓦白墙分外抢眼,新盖的8间房屋收拾得干净利落,室内铺了瓷砖,电视、音响、沙发等现代化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家中停放的机动三轮车、摩托车、微耕机等农用机械和车辆也是一个不少。
陈月兰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那时,这样的好生活想都不敢想。
贡马村海拔2557米,属于高寒二阴山区。因为这里山大沟深、气候寒凉,麦子、燕麦等粮食作物产量低、收成差,过去全村256户、980人靠种地只能解决温饱。
2001年,陈月兰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举家6口人移民至千里之外的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张掖市临泽县落户。可未曾想到,一家人尚未站稳脚跟,老人 即生病瘫痪、丈夫病倒。迫于无奈,陈月兰一家只好再度返乡。“家里当时非常困难,借钱看病,外债越来越多,摆脱贫困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梦想。”
2003年,定西地区开始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马铃薯种植。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几近走投无路的陈月兰随即也种了15亩马铃薯,精耕细作之后当年纯收入即达到1万余元,陈月兰从中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2004年起,随着定西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陈月兰种植的马铃薯面积、品种也在不断扩大与改良,一举成为当地的种植大户。
“靠种洋芋真的走上了致富路,现在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盖起了8间砖瓦房。”陈月兰难掩内心的喜悦,“这些年家里仅盖房、买农机具等各项开支就花去了10万多块钱。”
高峰乡党委副书记杨立刚介绍:“2003年以来,洋芋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们定西突飞猛进,洋芋成了农民的‘致富薯’;而从2008年起,定西洋芋又开始走品种、品质和品牌立体发展的道路,洋芋最终演变成农民的‘小康薯’。”
在定西,像陈月兰一样通过种植洋芋而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农民并不鲜见。近10年间,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土豆产业的发展,给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带来 了持续增长的经济收益。定西马铃薯主产区――安定区,2011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107.5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71万亩,总产量120万吨, 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的收入达到17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如今,定西的小土豆已经做成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