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中是杨家桥乡鸣山二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如今年过五旬的刘志中,家里有五口人,拥有耕地又少,面对棉花价格逐年下跌、土地产出效益低的现状,他常常想:怎样才能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近年来他不等不靠,应用科学套种技术栽植葡萄,积极探索致富增收的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0年,他积极响应乡政府号召,依靠政策扶持,尝试着在自家承包地内投资试栽植无核白葡萄3亩,其间套种棉花。刚开始种葡萄,由于缺乏种植经验,经济效益不佳,加之葡萄见效期长,妻子经常唠叨,周围的邻里也冷言冷语,劝他别瞎忙活、白扔钱。面对妻子的唠叨和邻里的“好言”相劝,他心里曾犹豫过,但他坚信科学不会有假,政府不会哄人,性格中的那份倔强促使他义无返顾地干了下来。不会就学,不懂就问,请技术人员指导,买书籍报刊学习,市乡村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他每次必到。为掌握葡萄栽培技术,踏上新疆、去南湖,先后三次到秦家湾葡萄基地取经,学习种植技术。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他敢于冒险,勇于创新。2003年又栽种了1.6亩马特葡萄。在种植葡萄的过程中,他深深的体会到,不靠科学管理,不学技术,只靠苦干蛮干是获得不了好效益的。不懂技术,他就向市、乡林技人员请教,还自已购买来葡萄栽植方面的书籍、光盘等葡萄种植技术资料,抽空自学。同时还多次邀请市、乡技术人员到自已的葡萄园实地指导,为自已传授种植技术,使他在葡萄管理上打开了思路,有了办法。他深深认识到,发展葡萄产业的整个过程都是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每一次不到位的修剪、施肥都可能造成葡萄栽植的失败。
就这样,从选苗、定植、施肥、浇水到嫁接、修剪,他不断地在干中学,学中干,吃苦耐劳,辛勤耕耘,大胆采用夹接技术一门心思扎在葡萄上。他的精明能干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04年他三年前定植的3亩葡萄开始挂果见效,葡萄收3800元,间作套种收入2500元,3亩地共收入6300元。2009年,4.6亩葡萄园都产生经济效益,共收入36000元。他的成功经验带动了鸣山村今年大面积种植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