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王德良的致富经

发布时间:2009-08-05  来源:每日甘肃网
摘要:王德良首先在自家修建5间温棚猪舍,引进了27口良种仔猪试养,只用了四个月就育肥出栏了,收入5000多元,效益明显高于土法养殖,这让我吃上了“定心丸”。他说:“养猪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形成一个养猪基地,也越能打开市场,从而富裕农民,带动地方经济。”
  近日,“和谐甘肃陇东行”记者团一行来到平凉市泾川县丁寨村采访时看到,一条条宽阔的水泥大道,一个个崭新的蔬菜大棚,一排排整齐的村居民院,一张张写满幸福的笑脸,都在向我们展示着丁寨村近年来发生的新变化。“俺们村这几年变化可大了。”谈起自己的家乡,今年72岁的村民李老汉感到由衷的自豪。“村里家家有余粮,做饭有沼气、自来水,住着两层楼房,进门看彩电、出门骑摩托,许多家里,夫妻双双用手机,真是过上了衣食无忧、文明进步的新生活哩!”

  丁寨村,一个靠天吃饭的穷山村,长期以来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700元左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该村党支部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就曾号召群众发展养猪业,但真正要发展,需要投资,而能否挣钱,群众心里没底,对群众所作的动员,应和的多,行动的少。时任村支部书记的王德良认为,喊破嗓子,不如干出个样子,要带领村民调整结构发展经济,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头搞示范。于是他率先在自家不大的院落里建起了猪舍,以实际行动为全村农民树起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标杆”。

  如今,“家家户户建猪舍,开口闭口话养猪。”这是丁寨村养猪热潮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养猪富民”工程,以王德良为支部书记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宣传、扶持、服务多措并举,使全村群众养猪热情空前高涨,养猪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据介绍,目前该村养猪户已占全村总户数的 96%,人均年养猪收入逾3000元。

  在王德良养猪场的一间温棚里,他身著工作服,正给生猪过秤。王德良说:“今天有几个收购商来,我们正给他们备货呢!”最近,前来购生猪的客商很多,他正为客商选猪、过秤、组织装车,忙著做生意呢!

  30分钟后王支书换了西服,来到办公室。

  记者:今天你们能赚多少钱?

  他算一算说:“装了140多口,利润有2万多吧!”之后又自信地补充:“我们的收购价要比其它市场每斤高出3毛钱!”

  记者:一次装100多口,数量真不少啊!

  他却说:“这不算多!我们曾在一天内售过700多口,将近800口呢!”

  记者:“你们村已走出了一条养猪致富的道路,您觉得在养殖和销售这两个环节中,哪里个环节更重要?”

  他略加思索后说:“养殖促进了销售,销售带动了养殖,两个方面相互促进,都很重要。”

  记者:“您是公认的致富带头人,您带领村民养猪致富成功的关键在哪里里?”

  他很坚定地说:“亲自实践!亲自干,任何时候心里都踏实,可信度高,示范性也强,也方便大家来看、来学。”

  记者打探他的致富经,王德良感慨地说,在他初任村支书时,曾进行大规模农田改土,推广过地膜玉米,繁育过玉米、小麦良种,大面积种植过烤烟,发展过香菇栽培,但这些尝试增收的效果都不明显。

  他说,我们曾组织干部群众到河南学习香菇栽培,回来后我带头试验,在自家装袋1500袋,但由于昼夜温差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失败告终,我自己损失了1800多元,还连累20多农户受损,当时,负疚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1997年,听说宁夏人用温棚养大量的猪,几次去考察,觉得可以推广,就决定试试。我们几户原来就做过贩运生猪生意的农民率先将83头良种洋猪引入圈舍,但农民们都在看干部干不干,他们习惯上认为干部不干的事肯定没益处。

  我们就要求村干部带头示范,发展,我首先在自家修建5间温棚猪舍,引进了27口良种仔猪试养,只用了四个月就育肥出栏了,收入5000多元,效益明显高于土法养殖,这让我吃上了“定心丸”。他说:“养猪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形成一个养猪基地,也越能打开市场,从而富裕农民,带动地方经济。”(甘肃日报社记者 张海泳)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