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一步一脚印返乡种出“万亩桉林”
2003年,从珠三角的酒店行业离开后,黄淦芳回到广宁老家,立刻谋划种植桉树。这个转变,按黄淦芳的话来说,是“钱赚得差不多了,年纪也大了,回乡发展试试。”
“广宁这个地方依山靠山,依水靠水,本地要发展,就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宝贵资源,我熟悉这个地方,种植桉树发展木材生意肯定不会亏钱。”很难分清他的自信是否源于此前多年的职场成功经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最初的创业并非一帆风顺。
黄淦芳打算承包荒地种植桉树,由于荒地土壤不够肥沃,他在荒地上办起了养鸡场,利用鸡粪来改善土壤。荒山上草木太多,他又养殖山羊来“除草”。就这样,黄淦芳的养殖场形成了一个内循环发展模式,这样的模式对于他来说,也是迫不得已的。桉树的生长周期需要六年,成长期长,一时半会没有收益,他只能依靠养殖山羊和土鸡来维持桉树种植的投入成本,刚开始那几年基本没有收入。2004年禽流感疫情来袭,他的养鸡场收入惨淡,他一个月亏损80万。
不过,80万对于当时的黄淦芳来说,并不是很大的数目,黄淦芳说,“创业开始时就预想到了初期不会赚钱,会遇到各种问题,只要吸取教训就一定会走出困境。”2004年开始,他不断积累经验,种植桉树面积以每年1000亩的速度增长,他使用利润扩张,基本上不冒险投资大计划,他称之为“一步一个脚印”。
说得兴起,黄淦芳又开始使用他的比喻说理了,“有些企业就像天上飘着的气球,五颜六色,很吸引人也很好看,而我的企业就像地上的石头,黑乎乎的,没什么看头。不过,气球需要系在地上的石头上才不会飘走,才会安全,所以,做企业还是安稳地待在地上比较稳妥,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做实业。”
突破:企业不断壮大带领农户发家致富
如今的黄淦芳,承包了7000多亩的山地种植桉树,成了当地最大的民营种植户,当地人都笑说他有“万亩桉林”。他还办起了木业加工厂森茂木业有限公司,年收入800万元,员工30多人,辐射带动农户900多户,成为当地名列前茅的木材企业。黄淦芳觉得成功的秘诀之一是自己善待员工,和员工一起打拼。
在黄淦芳的办公室楼上,住了许多公司的员工,这是他买的一栋楼房,用来安顿公司员工的。“他们只要象征性地交几万元,就可以拿到房产证,我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安心留下来工作,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团队。”黄淦芳承认,这是从早年的酒店管理工作中学来的。
“以前有人问我如何管理企业,我说,一个‘党’字,上面是个‘小’字,一竖好比一个人,旁边两点好比两个助手,意思是最高管理者需要左臂右膀扶持。下面是个宝盖头,再下面是个兄弟的‘兄’字,意思是屋檐下兄弟朋友受到照顾,风雨都进不来。整个字的意思就是说,最高管理者要在得力助手的帮助下,照顾好手下一群一起打拼的兄弟,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受风雨侵蚀,那么企业自然上下一心了。”黄淦芳说,很多道理他都是从生活中悟出的。
除了关心员工,黄淦芳的领导艺术还延伸到员工家属身上。曾有一个老员工带着孩子来他的木材加工厂玩,黄淦芳随口问起那个小孩的情况,小孩父亲说孩子考试全班第二,黄淦芳很高兴,追问得了多少分,“他说是38分,我呆住了,原来小孩班上只有6个人。”黄淦芳说,他随后教育了员工,让他把孩子送到好一点的学校去读书,一定要教育成才,他还跟员工承诺,小孩的上学费用暂时由他代付。
正是黄淦芳这样地关心员工,这个老工人后来一直跟着他,工作非常认真,为他的企业创造了很多业绩。他的一系列关爱行动,让他的员工对他更加尊敬。
饮水思源显情怀,厚德载物赢口碑。
黄淦芳除了大办实业外,还带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在广宁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牵头成立专业林木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232农户造林,经营林木加工生产。他还大力支持家乡的各项公益事业,捐资助学,为农村出资修路。
用他的话说,企业家回馈社会、家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