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马新海:有鱼不卖 怪招来财《致富经》

发布时间:2014-11-21  来源:央视网
摘要:他叫马新海,今天第一次在承包的水库上办捕鱼节,没想到到场的人数比他的预期多出一倍,场面有点把握不住,让他既紧张又兴奋。

  马新海:来,可以上船了。

  他叫马新海,今天第一次在承包的水库上办捕鱼节,没想到到场的人数比他的预期多出一倍,场面有点把握不住,让他既紧张又兴奋。

  马新海:起了。

  随着渔网拉起,逐渐浮出水面的大鱼让围观的人越来越兴奋。马新海之前紧张的情绪也一扫而光。

  马新海:哎呀,大条啊,哇,这条大,有二三十斤,二三十斤都有。大丰收,我说大丰收啊!

马新海:有鱼不卖 怪招来财《致富经》

  捕捞起来的鱼拉上岸,马新海在水库边摆了长桌宴。

  马新海:马上你们就可以品尝到,我们的清水煮,不用放姜不用放什么东西的,直接清水煮,煮熟,你们品尝一下看看有没有腥味,没有腥味给点掌声,好不好。

  一锅清水,一点花生油,鱼这么煮煮就可以吃了。

  记者:腥吗?

  市民:不腥。

  记者:口感上呢,觉得咬起来。

  市民:口感很滑。

  记者:真的是清水煮的吗?

  市民:是,一点东西没下的。

  记者:真的什么都没加?

  市民:没放姜,自己亲自放下去的,一点盐巴都没放。

   清水煮鱼是马新海打开淡水鱼市场的敲门砖。但自从三年前承包下这片水库,他一系列奇怪的做法就让他饱受争议。同样的品种,他的鱼售价比市场价高出8元钱 不说,养大了鱼不能马上卖,还要花四天时间驯化。买他的鱼还必须要买他的鱼缸,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鱼缸,他卖5万元。可这些怪异的举动,不仅颠覆了行业 的传统做法,还在四年内就成就了马新海2500万元的年销售额,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1986年,马新海坐着火车从韶关的大山来到广州,那时他17岁,白天干活,晚上在夜大学习,几年后就在一家钟表厂做上了销售工作,因为业绩突出,马新海在1992年被公司派到浙江义乌去开拓新的市场,二十出头就独揽一面,当上了分公司销售经理。

  马新海:以前广货很热销的,我们的广货很热销,基本上每一个礼拜要坐飞机回来一趟。背着一捆捆的钱回来,交给老板。好像自己很了不起的,什么都能干了,所以心里就开始膨胀了。

  不多久,马新海就在营销思路上和老板产生了分歧。1996年,干脆辞职自己投资钟表生意,却因为选的档口地段不合适,苦撑了两年,资金链断裂,身背60万元欠款,回了老家,从此不敢再想创业的事。

  马新海:阴影很大,商场如战场,真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容易,看别人都成功了,其实他们都不容易,一考虑到这个东西我就怕,会不会再失败。

  之后马新海去了江门市打工还钱,十年后,他已经是一家风扇企业的销售总监,年薪60万元。

  然而,这个十年不敢创业,怕创业的人。却在2006年清明节之后,突然辞职去创业了。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

  每年的清明节,马新海都要回家祭祖。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2006年的祭祖之行改变了他的命运。那次祭祖结束后,马新海被表哥拽到水库边,叫他无论如何都要帮个忙。

马新海:有鱼不卖 怪招来财《致富经》2

  表哥陈伟平:当时的情况就是我们这里养殖这么多,比较难销售,因为他在珠江三角洲那里做贸易,门路比较广一点。就这样的叫他帮我们销售。

  表哥在水库里养鱼很多年,没有好的销路,价格被水塘养殖的鱼冲击得很厉害。当时县里同样遭遇的养殖户还有很多。

  养殖户梁鸡析:那时候价低就低到五六元钱,最低的时候五元多,六元多。

  记者:五六元钱对于你们来说?

  养殖户梁鸡析:基本上没钱赚,那时候亏本。

  养殖户马汉新:当时我们那个水库里面大约有二百多户(养殖户),大部分都差不多这个情况。

  马新海当场装了5条鱼,直接拉回江门,并且把老家顶多能卖到五六元一斤的鱼,买出了三倍的价格,18元一斤。

  李锡培是马新海的朋友,经营着一家饭店,鱼鲜是招牌,但他几乎不采购淡水鱼,原因就是泥腥味难去除。那一天马新海带来了家乡的鱼,要用清水煮来吃。

  饭店经理李锡培:很滑很清,很有鱼的味道,那个腥味。

  记者:泥腥味?

  饭店经理李锡培:鱼的腥味它没有腥味。

马新海:有鱼不卖 怪招来财《致富经》3

  家乡的水库鱼品种以三角魴、叉尾鮰、大头鱼为主,最大特点是没有泥腥味,做惯了销售工作的马新海第一反应是要抓住这个特点,而用清水煮最能说明问题。

  李锡培吃完鱼当场就要订货,当问及这鱼什么价时,马新海头脑一热。

  马新海:随口蒙的价,我说18元钱,我就一急就说了18元钱。

  饭店经理李锡培:我还要卖35元钱一斤。

  记者:那消费者能接受吗?

  饭店经理李锡培:可以接受,质量好嘛。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