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讯(记者 谢祯 通讯员 林光明 包磊)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军人詹仕昌,种田、开拖拉机、当村干部,半生都在苦寻带领村民脱贫的出路。三年前,他倾尽所有,种下110亩茶油树;最 近,他又组建专业合作社寻求农产品销售出路,希望带着农民朋友把红薯卖到全厦门乃至整个海西地区。
退伍军人寻脱贫路
近日,记者前往同安区莲花镇上陵村,探访詹仕昌。
“在我们这样的山区,只靠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经济效益很低。当初作为村干部,我想找效益比较高的赚钱门路。现在没做村干部了,便想着开发荒山,种植油茶树。”詹仕昌说,他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通过努力,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同时也让村民们一起过上好日子。
詹仕昌告诉记者,1982年他退伍返乡后,筹资买下一辆手扶拖拉机搞柴火运输。当时主要是向村民买柴火,然后载到山下卖给砖窑厂。这拖拉机,詹 仕昌一开就是十几年,他既解决了村民柴火囤积的问题,同时也给自己增添了收入,更获取了村民们的信任。从1989年至2009年,詹仕昌担任了整整20年 的村干部。2009年,詹仕昌从村委会主任位置上退了下来。经过一番考量,他开始了人生最大的投资———承包山地,开垦种植茶油树。
誓帮村民卖红薯
眼看着茶油树一天比一天高,长势一年比一年好,詹仕昌除了相信一定能卖出好价钱外,也积极地为自己、为村民们筹划未来。“看到这片油茶树长势这 么好,为了更好地开发油茶树的经济价值,我牵头组织村民成立了厦门市绿佳益(生态农业)合作社。因为现在村里种茶油树的人比较多,成立合作社,既销自己家 的也帮忙销村民家的。”詹仕昌牵头成立生态农业合作社的想法,其实也是共同致富。
如今,詹仕昌碰到一个更迫切的问题,就是把村民们的红薯卖出去。
由于受当地高山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影响,上陵村村民种植红薯极少施肥,也不用喷洒农药,因此有效杜绝了污染,还红薯以天然本色。由于山高路远,上 陵红薯虽然好吃,但不好销,村民收入微薄。詹仕昌有一个愿望,就是通过合作社把村里的红薯销出去,卖个好价钱,给村民们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