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葡萄、盆景蔬菜、蜜童西瓜、蝴蝶兰、红掌,走进延庆设施大棚简直可以用“琳琅满目”、“无奇不有”来形容,在斑斓的色彩中孕育了无限的生机。 2008年,延庆的设施农业只有2236亩,到2010年迅速增加到1万多亩,未来五年内设施农业将达到4万亩。设施农业高投入带来高产出,2009年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6500万元,带动2280人就业。设施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农业种植结构,丰富了市场供应,促进了农民增收,孕育并形成了延庆后劲十足的 “彩色经济”。
设施农业催生特色农业
延庆过去一直以种植玉米、蔬菜和果品为主,遵循着春种秋收这一传统农业亘古不变的规律。而设施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单一的种植模式,使一年四季变得色彩斑斓,涌现出了西瓜村、草莓村、葡萄村、彩椒村、花卉村,逐渐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催生“彩色经济”的发展。
设施农业,通过一定的设施和技术,改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农作物可以在不能生长的季节里生长,在不该成熟的时节成熟,在不可能上市的时间上市,产生传统农业无法产生的效益。
今年,康庄西红寺村的“错时”西瓜论个卖,一个三五斤的西瓜,卖到了15元,700亩西瓜上市一个多月销售得所剩无几。那里培育的“密童”西瓜,个小皮硬瓤脆,可谓“铁”西瓜,更是受到市民的喜爱,不仅可以用来吃,还可以用来“打保龄”。
7月下旬,延庆镇广积屯的彩椒还没有批量下来的时候,就有商户“急不可耐”,提前来抢收彩椒了。黄色、红色的彩椒,个头均匀,色泽艳丽,收购价每公斤5元。来自广东的菜商张先生,在这里收购彩椒两年了,他们春天为菜农引进了新品种的彩椒苗,现在收购的彩椒直接销往俄罗斯。村民韩永茂承包了村里的100个大棚,他还创意地种植了5000盆盆栽蔬菜。飞碟瓜、尖椒、西红柿、鸡蛋茄子,种在花盆里,食用和观赏两用。“每盆卖到30元到100元不等,现在卖了2500多盆,冬天的市场会更好一些。”广积屯村周边形成了以彩椒为特色的2000亩设施农业园。
刘斌堡乡山南沟村,是距离县城40公里的一个小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村。大棚里10万株蝴蝶兰争奇斗艳,18万株红掌夺人眼目。“过去想都没敢想,这么名贵的花会落户到村里来!有了设施大棚才觉出来村里也是块宝地。”村党支部书记赵志忠十分感慨。山南沟村海拔比周边地方高,昼夜温差大,一到夏天,在别的地方热得不开的花儿,到了这里依然花开似锦。昆明的庆成花卉公司、广东鑫星花卉公司看好了北京的大市场,相中了山南沟这块“宝地”,在村里的54栋大棚种植了花卉。蝴蝶兰、红掌映出了山南沟人火红的日子。
发展设施农业,带动了延庆农业向特色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满足了广大市民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
设施农业联动产业发展
早晨8点,康庄小丰营村大棚的菜农刚刚采摘的荷兰小黄瓜、水果西葫芦,经过仔细分拣,然后贴上了“条形码”,装箱装车,直接供应延庆中踏广场。从大棚到超市,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实现了“农超对接”。“贴了条形码后,市民可以追溯到每一棵菜的来源,而且又有防伪的作用,既保证市民买到放心菜,也保护了菜农的利益。”绿菜园合作社社长赵玉忠说。从去年8月份以来,合作社共向超市提供蔬菜10万公斤,以后会向直接对外出口基地发展,销售减少中间环节,逐步提高农民的收益。
小丰营村一直以种植大陆菜而闻名,从5月份到10月份,蔬菜集中上市的半年内,主要由南方的菜商收购,直接对接商场的少。发展设施农业后,拉开了蔬菜上市的时间,丰富了品种,提高了品质,为直接进入商场、超市提供了便利。设施农业中采用喷灌、滴灌、微灌、覆膜保墒、测土配方等技术,使用卷帘机、微耕机、热风炉等先进设施,新技术的不断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当地大陆蔬菜种植向精细化耕作发展。
冬天采摘草莓60元一公斤,夏天采摘葡萄80元一公斤。除各种水果外,各类蔬菜的采摘价格也高于市场价格,延庆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以前,游客到柳沟村吃火盆锅豆腐宴,能带走的只有小杂粮和豆腐,现在他们可以随时到村里的大棚里采摘蔬菜水果,体验收获的快乐。设施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丰富和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内容,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在顺世华生态园、润泽生态园,生态大棚餐厅令人耳目一新,大棚里种植了南方的特色植物,一年四季生机盎然,市民在这里就餐享受了一种别样的风情。
延庆设施农业的发展,使一产向二、三产业领域不断延伸,增进了城乡融合,实现了城乡互动,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设施农业带来生活色彩
南方的果蔬可以北方种,国外的品种可以国内种,夏天的果蔬可以冬天种,设施农业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城乡居民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以前,山南沟村种玉米时,村里妇女只忙春秋两季,其他时间都闲在家里。而今,她们每天都在花棚里伺弄花卉,成了按月拿工资的上班族。小丰营村的哈景林从一个菜农,变成了设施农业园区的管理者。“每个月固定工资1500元,根据每个棚的产量、优品率、销售利润率还有奖金,每个月能拿2000多块吧!”村里的不少菜农,像他一样“变身”成了园区产业工人。
发展设施农业后,最直接受益的就是农民。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而改变。一个种植蝴蝶兰的大棚能收入8万元,一个草莓大棚5万元,一个西瓜大棚3万元,一个蔬菜大棚1万元,农民相信大棚里真能长出金子来。
设施农业发展,让延庆当地人时时感到“设施”带来的便利生活。以前吃西瓜,只能吃到外地西瓜,而今冬天也能吃到西红寺的西瓜。以前冬天时,蔬菜主要依靠外地调运供给,碰上大雪天气,蔬菜价格飞涨,而现在本地大棚蔬菜就能满足市场供应,平抑了菜价。多彩的设施农业,给延庆人带来了多彩的生活。
设施农业丰富了果蔬的品种,让市民切身感受到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他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到延庆采摘各类果蔬。里炮村的大棚,一年可以长出两茬葡萄,每棚产量可以达到1万斤。第二茬葡萄在元旦和春节期间上市,大棚内生机盎然,葡萄飘香,让人遗忘了冬天的寒冷。延庆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400万人次,而传统农业和设施农业相得益彰,其间形成的生态观光农业,大大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延庆也因此成为市民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