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县百崖村村主任 隋福忠:“我们现在搞的就是甘薯上炕,也就是说红薯上炕。”
密云县百崖村村民 王士军:“年轻人有的不懂的,这个白薯是栽在地里的,为什么上炕呀,干什么呢。”
在火炕上种红薯,让村里的年轻人觉得新鲜,于是被褥打捆儿、柜子挪窝、男女居住开始合并同类项。
记者:“都以为是睡的炕是吗?”
密云县百崖村村民:“都以为是搁睡的那个炕上,我老二媳妇说过,你要是把那白薯都弄炕上,您俩人就上里边床上睡去吧,不要在炕上睡了,都还省得搭炕,我说咱那炕上育不了白薯秧子。”
沸沸扬扬、犬吠鸡鸣、一阵折腾之后,才知道此炕非彼炕。
记者:“您这是干什么呢?”
密云县百崖村村民:“这是育苗码薯、上炕育苗,育苗在3月底,4月初开始就育苗了。”
虽然叫火炕,其实是底下能够加热的育苗用的温床,这种红薯在白崖村出现也不过只有一、两年,因为它是七彩甘薯,所以村民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密云县原种场副场长 张志国:“咱们这个甘薯是七色薯,说七色薯是七种颜色,但是咱们细比起来是10种,10种到12种颜色,所以咱们统一归类,把这颜色少说一点,就叫七色薯。”
2004年,北京密云大城子镇从县原种场引进了七彩甘薯,由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在全镇推广,站长郭子江当时到白崖村,说这种苗子可以种畜7种颜色的红薯,可村里的农民压根就不相信,镇里干脆就拿白崖村作个试验,农民种植七彩甘薯,县原种场提供种苗、红薯镇里保护价回收,于是,王士军第一个开始报名领苗了。
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郭子江:“这家是王世军家,也是我引七色甘薯的第一家,而且他第一年的种植面积是比较大,是两亩多。”
记者:“他弄多少秧子。”
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郭子江:“将近小万棵秧吧。”
记者来到白崖村采访时,王士军家的红薯苗都已经上了炕,在对小苗精心地呵护中,王士军也成了育苗的行家。
密云县百崖村村民 王士军:“怎么维持这个温度呢?是用火,这儿烧火。哪儿?这边。烧火来用它调整它这个温度,今天冷点,要多烧点火,说今天气候热,少烧点儿。我以前也没干过,现在就是敢想敢干。”
第一年,王士军种了两亩地,等到收获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种红薯到底是什么颜色。
密云县百崖村村民 王士军:“第一次我刨出来,掰开白薯头我一看,是紫色的,我白薯一掰开,是这种色,我生吃以后,嘴唇也是紫的。”
记者:“您还种过什么颜色的红薯?”
密云县百崖村村民 王士军:“还有一种颜色就是这种颜色的了,这叫牛薯。这个好几种颜色。这是沾点粉色,还有黄色。”
红薯不但种出了7种颜色,而且秋后一算账,王世军的两亩地收入多收了1000元,这让没有赶上首班车的农民后悔不已,到了2005年,种植七彩甘薯不用再进行发动了,但另一个问题却让百崖村乱了套。
村民们发现甘薯果然有七彩颜色,种类又多,于是你栽他也栽,农民开始大规模的种植,纷纷向村里要种苗,镇上的种苗也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了,于是,镇上宣布 2005年取消保护价回收,本想以次缓解种苗带来的压力,但第一年种植的效益还是激起了人们种植的热情,拉到村里的秧苗遭到了哄抢。
北京市密云县百崖村村主任 隋福忠:“都怕抢不着,后来就是我们都是按照顺序,就是排队领苗,后边来的怕领不到苗,挤,跳窗户的这都有,后来我们没办法,不敢用喇叭广播这个,就是领秧,这不敢了,就是电话一户一户通知。”
2005年,虽然种苗紧缺,白崖村七彩甘薯的种植面积还是达到了2000亩,是2004年的三倍,就这发展势头,2006年的种苗那该怎么办呢?
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郭子江:“因为2004年我们这里发展了800亩之后,第一年是定单的,而且一部分是走市场的,市场的前景特别好,2005年,老百姓一下就起来了,就开始跟我要苗,苗少了,当时我就意识到,必须发展夏薯,我发展夏薯之后,为2006年打下基础。”
为了解决问题,郭子江找到县原种场的张场长,看他能不能给想象办法,但张场长也拧起了眉头。
密云县原种场副场长 张志国:“靠我们原种场推广这些秧子,给老百姓是补不过来,是推广不到位的。”
记者:“为什么?”
密云县原种场副场长 张志国:“因为秧子有数,原种场的人员有数,甘薯的产苗也是有数量的。”
原种场育苗的产量有限,况且受季节限制,也不可能全年育苗,怎么能育出更多的七彩甘薯苗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原种场育苗的温床,让他们来了灵感。
密云县原种场副场长 张志国:“这个是固定式电热线高温育苗。”
记者:“它底下是电热线是吗?”
密云县原种场副场长 张志国:“底下是,最底下一层是高温肥,然后就是码薯,然后经过8天,基本上就出苗了。”
如果根据这个原理,让农民自己搭建温床进行育苗,不仅育苗的规模能够迅速扩大,而且农民还可以节省购种苗的钱。
密云县原种场副场长 张志国:“一家一户育苗,它马上迅速就推广开了,然后就一户带十户,十户带百户,马上密云县就全面发展,发展一两年之后,发展到几万亩是很容易的。”
(广播声音):“播一个通知,为了解决甘薯源不足的问题,大家可以利用火炕在自己的炕上,上炕育苗……”
2005年,白崖村的七彩甘薯又获得了丰收,2006年准备发展到3000亩的规模,2006年的春天,白崖村开始了全民育苗、搭建土温床、让种苗上炕。在白崖村的带动下,大城子镇也都开始普及种植七彩甘薯,今年对种苗的需求还会有增无减,这让白崖村村主任隋福忠有了新的想法:
北京市密云县百崖村村主任 隋福忠:“我们这个村将来以育秧为主,并不是说你老栽甘薯这一块,不是这个目的,最后卖秧,整个我们东部,就是我们密云县的东部,你买薯就是我们白崖村的甘薯合作社,这儿有新品种的这个秧。”
王士军今年就栽了1000多斤种薯,眼下新一年的希望开始发芽了。
百崖村村民 王士军:“这芽不正出来了,小地瓜这是浑身都是芽,它已经形成芽了。”
记者:“您这一个炕能产多少薯秧子呀?”
百崖村村民 王士军:“我有两个闷炕,两个火炕,今年我估计能达到10万秧子。”
记者:“这10万秧子您花钱去买的话得多少钱呀。”
百崖村村民 王士军:“10万秧子,怎么说也得4000块钱呀。”
2005年,白崖村生产的七彩甘薯,因为其外观好,口感甘甜爽脆,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鲜食食品,全部摆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今年,白崖村不仅要挣七彩甘薯的钱,恐怕连秧苗钱也要一起装进腰包
致富经:卖爆了的七彩甘薯
发布时间:2010-06-08 来源:农村网
摘要:北京市密云县百崖村村主任 隋福忠:我们现在搞的就是甘薯上炕,也就是说红薯上炕。 密云县百崖村村民 王士军:年轻人有的不懂的,这个白薯是栽在地里的,为什么上炕呀,干什么呢。 在火炕上种红薯,让村里的年轻人觉得新鲜,于是被褥打捆儿、柜子挪窝、男女居住开始合
推荐阅读
其他人正在看……
- ·北京怀柔区洞台村:“90后”猪倌养藏香猪圆致富
- ·香鸽大王李汉华 大起大落铸辉煌
- ·北京京郊农民增收渠道多
- ·北京怀柔区喇叭沟门乡大力发展林果业引领百姓致
- ·生猪价格连续3周保持在14元/公斤以上
- ·白俊国:发展规模设施农业 让村子点燃致富梦
- ·“金字塔”培训助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 ·北京:步步惊心的三文鱼财富
- ·北京:“七天种植法”念活蔬菜经
- ·籽种兴社 社企富农 小豌豆做出了大文章——北京
- ·内蒙古音河乡:林下小笨鸡 “啄”出大财富
- ·致富经:在别人不敢投资的荒地上发现新商机
- ·北京打拼难成功 返乡养蝗利润丰
- ·杭州“鲜丰”打造水果销售全产业链新模式
- ·大棚油桃结出致富果
- ·陕西兴平:王彦峰养鹌鹑圆了群众致富梦
- ·冬蝈蝈人工养殖 养小孩不过如此
- ·煤老板养梁祝 近百万年收入
- ·大学生创业“农业硅谷” 后年将促一万农民就业
- ·怀柔农妇吴军伶 自强不息带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