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安徽省池州市最偏远的乡镇,棠溪镇。镇上有个叫杨益斌的人,只要提到他,村里的人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谢”
村民詹恩来:我们这里都觉得感谢他,不佩服他也不行的,他有这个本事。
镇党委书记尤兵:作为我们党委政府这个角度,确确实实也要感谢他。
村长张五七:不光老百姓,我们都没敢想象的,想象不到他能做得这么好。也就农村俗话里讲的,做梦都想象不到。杨益斌:哈哈哈,感觉好,特别好,快活,开心。
他就是杨益斌。
杨益斌:舒服,爽
从小学习好,长大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杨益斌早就成了山沟里的名人。2007年,因为一个意外发现的商机,他放弃城里的公司,要卖一种老家村里多少年都卖不出去的东西。村里人都说这件事只有他一个人能办成。村民詹恩来:这个事只有他能做得成,因为他就在外面跑,跟人打交道多,一般你没有打交道怎么做得成。
村民胡春杰:在我们老百姓的心里,是不是,相信只有他能办得成。杨益斌的老家棠溪镇是典型的山区,记者跟着他在不到2米宽的盘山路上颠簸了近2个小时后,终于见到了这种东西。
杨益斌:到了。记者:在哪?杨益斌:在那。
记者:在峭壁上哦。
杨益斌:对,这就是我们的绿色宝贝。
别看杨益斌现在把这种东西称作宝贝,可在2008年他刚开始回村创业时,就掉进了一个陷阱,不仅差点砸了自己这块“村里名人”的招牌,甚至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杨益斌:如果我失败的话,我的家庭就要崩溃。
一个赌上自己家庭的陷阱,杨益斌却一个月内绝地翻身,5年时间把当地多少年卖不出去的东西,不仅卖上了高价,甚至还卖出了国门。
“村里名人”杨益斌到底有着怎样“名不虚传”的创业传奇呢?
杨益斌:慢点啊。
记者:这不会有蛇吧。
杨益斌:不会,都是鳝鱼。
水田里抓鳝鱼,是杨益斌从小玩到大的游戏,没有电视、手机,泥鳅、鳝鱼就是村里孩子最好的玩伴。
杨益斌:那里有,鳝鱼鳝鱼,不是鳝鱼是什么呢。
记者:啊。
杨益斌:水蛇。。。。。哈哈哈哈。
记者:你怎么这么高兴啊。
杨益斌:这个好玩。
1976年,杨益斌出生在这个山村,山上爬树,河里捉鱼,他喜欢山里的生活。可一个想法在他脑海里却始终没有断过,那就是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
18岁那年杨益斌考上合肥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走出大山。毕业后去了深圳,2003年他已经成了一家电机公司的销售经理,一年能赚到50万。过上和山里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杨益斌从此成了村里的名人。
村长:习惯了教育孩子,以后也要像杨益斌这样有出息。
2004年,杨益斌看准家乡池州招商引资的优厚条件,辞掉深圳的工作,带着50多万积蓄回池州,和姐夫合伙开了一家电机厂,利用之前的人脉很快就把电机卖到了广州市场,一年销售额就上千万。山沟里出了个大老板,杨益斌在村里的名气更大了,几乎走到哪,就被夸到哪。
村民詹恩来:在外面的人就是见市面的,要不怎么回来搞电机厂,在外头跑的和农村的不一样。
村民胡春节:提起杨益斌,人家都把大拇指顶起。
2007年,电机厂生意红火,杨益斌却突然提出,自己发现一个更大的商机,不和姐夫经营这个电机厂了。姐夫:应该说至少有一个星期没缓过神来。这个事对我打击还是比较大的,的确是想不到。
杨益斌发现的商机就在自己老家的山上,他要回村创业。名人回村,乡亲们都觉得杨益斌这一出手一定名不虚传。
村民詹恩来:这个事只有他能做成。
村民胡春节:在老百姓的心里,应该他能做得成,相信他能做得成。
杨益斌的母亲:有些老百姓通情达理,有些老百姓在山里他也不懂,每天来骂呀,吵呀,烦不烦。
村民信任,杨益斌自己也觉得这是一个机遇,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商机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陷阱。这个昔日村民口中的名人,沦落到天天有人上门来和他吵架的地步。
村民杨宁凯:我一旦没有经济开支了,我就要来找他要。
员工戴宽:不给钱给他他就吵,不给钱他就不想走。
杨益斌:我一旦失败,我整个家庭就崩溃了。
在紧要关头,杨益斌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自己母亲的老手艺救了自己一命。
杨益斌:我妈就是我的大宝贝。
母亲:黑猫白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
杨益斌老家的山上有许多茶树,村民有时会从自己家后山采来,简单炒制后泡水喝,也有的人会挑到隔壁镇上去换些钱。
镇党委书记: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多一点,规模小,自给自足,就是,真正作为商品来交易,还不多。
杨益斌在和姐夫经营电机厂时,为了维护好客户关系,他有时也会带些家乡的茶叶给客户,电机厂开张第一年,就送出近100斤茶叶。到2006年,杨益斌收村民的茶送给客户的数量就接近800斤。
杨益斌:许多人喝着好,不好意思说,就说我朋友要,上次那个茶帮我买几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