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起,一篇《文科状元回乡种菜赚得千万》的新闻被报纸、电视、网络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这篇新闻的主角郭可江也被当作青年创业的榜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里就是郭可江的蔬菜基地,记者来采访时就遇到了很多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参观考察的人。
记者:您是哪里的?
游客时利民: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的。
游客耿启方:安徽阜阳的。
游客时利民:在网上看到郭总的事迹。
游客耿启方:敢做敢想,这点我挺佩服。
游客时利民:很敬佩他的那种决心和勇气。
他就是郭可江。在媒体的报道和其他人眼中,郭可江年轻,有魄力,满身都是光环。但随着采访的深入,特别是当记者问到为什么放弃北京生活回家乡种菜的时候,郭可江和他的妻子却突然表现得很反常。
郭可江:说实话,我真的不想谈这个事情,甚至我不想想这个事情,一想这个事情全是可怕的东西,全是那种折磨难受。
妻子张合庆:很清楚这件事情之后,就感觉从天堂掉入地狱一样。
这件事情已经在郭可江和他的妻子张合庆心里埋藏了三年多,连家人都不知道。当郭可江的哥哥听到这件事时,竟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哥哥郭可敬:不知道。俺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咋挺过来的?
母亲许云云:就看他有难处,问他他不说,我再也不问了。你打着骂着不能说,我就知道儿有难处了。
这件连家人都一无所知的秘密,这次,面对镜头,郭可江不想再遮掩,要把自己真实的经历讲给大家听。
郭可江:我想,既然面对的是全国的观众,我必须说实话,我不想给大家一个不诚信的印象,我不想欺骗大家。自己之前走了一条错误的路,从内心一直想改正过来,纠正这个错误。有一天,他们知道了,我希望他们也能理解我,也能原谅我。
那么,郭可江为什么突然说了这样的话?他隐瞒了一件什么事情?在郭可江回乡创业这些光环和荣耀的背后,又尘封着一段怎样的境遇呢?
2010年末的一天晚上,正在北京的家里坐月子的妻子张合庆忽然收到了一封令她毛骨悚然的恐吓信。
妻子张合庆:信纸后面印了一个很大的骷髅头。家里电话啊,家里几口人啊,都有谁谁谁啊,家里是做什么的,地址啊……这些都知道,就写得特别详细。
而更令妻子没想到的是,此时,在北京学院南路附近的这座天桥上,他的丈夫郭可江居然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郭可江:就想着从这上面跳下去,然后被一辆车赶过去。跳下去吧,跳下去什么都结束了。
生死一瞬间,妻子给郭可江打来了电话。听到电话,郭可江如梦初醒,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郭可江:不负责任的话,我就会从这个楼上跳下去,不但给我自己的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也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伤害。
恐吓信是谁寄的?郭可江为什么要自杀?这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这是郭可江的老家。在家乡,郭可江早就是家喻户晓的人物。2004年高考,他以全县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这在当地轰动一时。
村民王继于:呀,县里村上都知道。终于又出了个大学生。
小学老师李继爱:这是咱范县有名的学生,范县的文科状元,有名啊。
这更让郭可江的家人感到无限荣光。
母亲许云云:给老师,给家长,给我吧,给这个母亲也算争个光了。
大哥郭可敬:家里人都蹦起来了,一说那通知书下来了,心里头都特别高兴。
母亲许云云:你也上了大学了,我以后可熬出来了。有你这一争光,我可熬出来了,吃苦耐劳,吃的苦再大,我也不嫌难。
可是,到了2011年春节,这个村里人眼中最有出息的郭可江却再一次成为家乡人议论的焦点,因为郭可江和妻子突然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要回到农村老家种菜,谁劝也劝不住。
小学老师李继爱:我说,郭可江,咱上那么多年学的目的是啥?就是找个工作。能在北京工作,何苦到家里种地啊!
村民王继于:你一个大学生创业能受得下,两口子都是大学生。
郭可江:胖子,你喊我胖子,以后喊我郭总,知道吧?
母亲许云云:那边一录上音……
回来后,郭可江天天哄着母亲开心,可是母亲至今还常常偷着抹眼泪,觉得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母亲许云云:要扑到这儿,就完了。别说我这一辈子,我儿子这一辈子,下边孙子这一辈子,都叫他这摊子治坏了。
记者:你觉得儿子回农村不光彩?
母亲许云云:哎呀,我想着我这儿子以后可有出息了,我也不用管事了,我也不用操心了。熬来熬去,没想到这儿,怨我这农村人不懂事,没管教好,熬来熬去回农村受这样的罪。
无论周边人怎么不理解,也无论母亲怎么反对,郭可江就是铁了心要在家乡种菜。郭可江到底在北京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非要回到国家级贫困县的家乡种菜?这又与他要自杀以及妻子收到恐吓信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在中央财经大学的四年中,郭可江是靠资助和打工赚钱完成学业和生活的。但2006年,还在上大三的郭可江就开始炒股,并且在金融领域崭露头角。
大学同学何海峰:那个时候股市比较好嘛,像我们看准机会了也没钱啊,没本钱啊。他那个时候就会去跟朋友融资啊,他认准机会了就敢往里面投。
2008年大学毕业后,郭可江进入北京市一家银行工作。一次,郭可江仅用不到两分钟时间,靠四万元本金,就在一支大家都亏本的股票中赚了两万多元钱。这在朋友圈里一度被传为美谈。
郭可江:买这只权证的很多人应该都死在里面了,我当时是一个幸运者。
大学同学何海峰:他对机会的把握特别灵敏,分析过后他就会发现某一个可能是机会,某一个可能是陷阱。
大学同学杨光:我见过很多操作股指期货的人,但我觉得他是我见过操作得最好的。
到了2009年初,郭可江干脆辞掉银行的工作,在北京市开了一家理财公司,并用无一失败的股票战绩在一年的时间里就赚到了两百多万元。
2010年3月,在股票生意上风生水起的郭可江又开始涉足期货交易,可这次,郭可江的判断却出现了失误。一个月时间,郭可江炒股赚来的两百万元钱就全部赔了进去。郭可江不甘心,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都在苦苦等待翻盘的机会,可结果他不仅没能赚回本金,反而把客户的一千多万元也赔了进去。
郭可江:心态上都已经发生变化了,都已经变成了一个赌徒的心态,已经扭曲了,总想着翻盘,越想翻越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