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青、草、鲢、鳙鱼,还是鲈鱼、黄颡鱼等,现在人们食用可以自由选择。”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80岁高龄的丁沧水感慨,几十年前并非如此。
丁沧水于上世纪60年代在原嘉兴地委办公室工作,见证了我市水产的发展历程。好友吴兆祥为他留下一本自己主编的《湖州市水产志》,详细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州市“四大家鱼”成功育苗等重要内容。
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丁沧水记忆犹新。1960年春节前,嘉兴地委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及相关人员。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前来“求援”。由于当时国家适逢三年困难时期, 上海的副食品供应紧张,希望在“鱼米之乡”的湖州求鱼。
“当时鱼塘第一次捕捞已经结束,存鱼量不多。”丁沧水回忆道,“不过最后我们还是想方设法凑了60余吨鲜鱼送往上海。”
上海人求鱼让湖州声名远扬。但让这个“鱼米之乡”颇为尴尬的是,上海人原本希望求鱼6000吨,而湖州只能提供60余吨鲜鱼。这使湖州更进一步认识到人工育苗的重要性。
湖州菱湖是全国三大池塘养鱼老基地之一,但淡水鱼的生产长期处于低标准水平,增长速度远难赶上人民生活增长的需求。一个更为严重的制约是,每年不得不到外地采购鱼苗。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58年,我市拉开了青、草、鲢、鳙等“四大家鱼”的人工育苗序幕。1961年到1963年,在研究人员不懈努力下,通过注射催产剂后人工授精等方法,先后成功地实现了鲢、鳙、草、青等“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各鱼场较完整熟练地掌握了亲鱼培育、人工催产、自行产卵受精的新技术。至1966年,我市四大家鱼的鱼苗已全部自给有余。
上世纪80年代,菱湖开始进行名优特水产品的人工繁殖和饲养的试验。“从‘四大家鱼’到人工河蟹,再到养鳖,以及其它特优水产的发展,我市水产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丁沧水认为。
目前,菱湖的桑基鱼塘是全世界保留最大最完整的生态养鱼模式,其中射中村被评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综合养鱼培训中心菱湖桑基鱼塘教学基地。作为全国三大淡水商品鱼生产基地之一和全国淡水水产品鱼苗繁殖中心,菱湖是农业部命名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浙江南浔菱湖镇“淡水鱼都”化蛹为蝶
发布于:2009-09-25 12:01 来源: 湖州晚报
相关新闻:
- · 湖北省京山县全面启动精养鱼池改造工程
- · 潍坊:年底前,23条河里能养鱼
- · 新疆哈密坎儿井水养鱼效益高
- · 广西:今年鱼苗放得晚,五月天暖好养鱼
- · 宽甸县打造辽宁省最大三文鱼网箱养殖基地
- · 福建三明市三元区为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办理“户口簿”
24小时新农网新闻排行:
- 人社部:中国仍需转移逾1.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点击:200
- 北京延庆昨日出现降雪 气象局称属正常点击:195
- 循环经济之于甘肃点击:195
- 新疆:风灾可能致吐鲁番葡萄大幅减产点击:194
- 英国神奇兔子催眠师几秒钟让兔子睡着点击:194
-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将城乡统一点击:192
返回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