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又名白鳝、白鳅等,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鳗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也广。近年来,养殖户大量在土池中进行鳗鱼养殖,均获得高产高效。早春投放鳗种,秋末冬初即可上市,一般每亩产800公斤~1000公斤。现将鳗鱼土池高产高效养殖决窍介绍如下:
一、池塘选择与消毒
养殖鳗鱼的土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不宜过大,在土池的四周种植0.8米~1米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等,并用篱笆或网片围栏,这样既可防止鳗鱼外逃,又可遮阴,利于其生长。
放养前应挖除土地内过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好池埂和进、排水口,在鳗种下池前10天~15天每10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公斤~125公斤清池消毒,彻底杀死野杂鱼和敌害生物。然后在鳗种下池前5天~7天注水0.6米~0.7米深,进水口用60目筛子过滤。最后施基肥,一般每1000平方米泼施腐熟猪牛粪300公斤~400公斤,待水呈淡绿色或黄褐色后再放鳗种,使其下池后可吃到充足的天然饵料。15天左右将池水加深至1.5米。
二、鳗种处理与投放
鳗鱼生长的适温为20℃~28℃,水温在12℃时开始摄食,因此投放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投放前,先将鳗种包装袋放入水中浸泡20分钟~30分钟,以适应水温,袋内外温差小于5℃时才能拆袋,然后用小水盆向袋内倒入2盆~3盆池水,使鳗种从高溶氧状态逐步适应低溶氧状态。同时,投放前还应进行鳗种消毒,每50公斤水用食盐0.75公斤~1公斤浸洗鳗种15分钟~20分钟。
投放的鳗种要求体色青灰、肌肤丰润、富有弹性、游泳活跃,同池鳗种规格要整齐一致,否则因鳗鱼间的相互争食会影响到个体弱者的摄食。放养密度一般为每1000平方米可投放4000尾~5000尾20克左右的鳗鱼;50克左右的可投3000尾~4000尾;100克左右的可投放2000尾~3000尾。同时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混养鳙鱼50尾、鲢鱼30尾、罗非鱼200尾,一方面可滤食浮游生物,食净鳗鱼排泄的粪便,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增加鱼产量。
三、饲料种类与投喂
鳗鱼人工养殖主要依靠专用配合饲料(市上有售),并在每50公斤专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维生素a、b、c、e)50克~60克、鱼肝油1.5公斤~2公斤(水温在20℃以下或35℃以上应停供鱼肝油)。幼鳗适当少加,成鳗多加。若暂时缺少专用饲料,可用小杂鱼、畜禽内脏、蚕蛹等动物性饲料绞碎拌面粉代用,其粗蛋白质含量必须在40%以上。
鳗鱼是肉食性鱼类,贪食。投喂时要实行“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质:即保证饲料的质量。调制好的饲料要软硬适度(加水量为1.2倍~1.3倍),新鲜洁净,不能变质腐败。定量:即投喂量要根据鳗鱼的规格、摄食、消化及天气、水温、水质状况适量投。一般日投饲量为鳗鱼体重的1.5%~2.5%,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定时:即鱼体规格小、密度大,每日上午8时、下午4时左右各投喂1次;鳗鱼规格在100克以上,每日上午8时~9时投喂1次即可。定位:即饲料投放在固定食台上,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设置2个~3个食台。
四、日常管理与防病
每天早晚巡池,观察鳗鱼活动与摄食状况,雨后检查排水口等,防止逃鱼。平时每10天~15天加注新水1次,夏、秋季每5天~7天1次,每次换水量为全池的10%左右。同时注意使ph值在7~8.5之间,ph值过高时应换入新水,过低则每1000平方米用15公斤~20公斤生石灰调节。
鳗鱼土池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7-02-06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摘要:鳗鱼又名白鳝、白鳅等,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鳗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也广。近年来,养殖户大量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