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如钢通讯员李新和
每月逢七,是武陟县三阳乡羊市交易的日子,这已成了该乡传统。
一大早,该乡段口村养羊专业户段小宽就骑着自行车来了解羊市价格和销售情况。或许是刚过完年不久的缘故,羊市价格明显回落。他有些焦急,走在回家的路上,禁不住眉头紧锁,喃喃自语:“去年卖羊每斤是9.5元,现在降到了每斤8.8元,羊市价格也不稳定。不过,我刚好可以利用过完年销售羊的淡季,把养羊技术再巩固巩固。”
回到养羊场,他搬个小凳子,靠着如小山似的羊饲料垛,拿着《无公害羊肉安全技术》一书,认真看了起来。
今年43岁的段小宽初中没上完,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只能外出打工养家。一次,听到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他就琢磨起来:现在打工难,工资也不高,种地经济效益又不好,不如想法搞养殖。这时,一个朋友给他出主意,村里种花生的人很多,每年的花生秧都没地方扔,不如养羊,不愁没饲料。这个主意正符合段小宽的心思。但是,怎么征到地?资金怎么筹?技术怎么学?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焦作日报社驻该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王明全得知后,积极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以最低价格租到了800平方米的土地。段小宽又找亲朋好友借来5万多元,盖起了占地400平方米的养羊场,于2016年8月投入使用。
可是,养羊关键得有技术,没有任何养羊技术的段小宽犯了难。但他没有退缩,一边买来有关养羊的书籍,一头扎进书中刻苦学习,一边向养羊的朋友请教。王明全也积极为段小宽与养羊大户牵线搭桥,带他到有规模的养羊场参观学习,了解更多的养羊知识。为了观察羊的生长状况和习性,段小宽天天住在养羊场,他的床头,摆放着一摞养羊书籍,旁边的一个纸箱里,装着许多给羊打针的药品。
段小宽对记者说:“现在的农民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如果不懂科学技术,一直靠天吃饭,永远不会致富。”
养羊时间虽短,但现在的段小宽谈起养羊技术、给羊治病头头是道。目前,他已经养了小尾寒羊、胡羊、绵羊等品种羊100多只,年前已经卖掉20多只,收入近万元。
他说,下一步要享受国家政策带来的好处,筹措资金,把另外的400平方米土地盖起养羊场,扩大规模,学精养羊技术,帮助乡亲们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