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然而,宁国路上谢道文的龙虾生意并没有垄断太久,随后而起的龙虾店一个接着一个,到2001年时,整个宁国路就变成了龙虾一条街。
谢道文:“隔壁卖茶叶的说老谢这个生意这么好,我们也做龙虾,隔壁卖米的也做龙虾,卖油的,卖布的,卖早点的等等,都改为做龙虾了。”
刘纯武:“做龙虾的,以前家家都火暴,家家都赚钱。”
经营户 韩胜:“适应各种人群消费,他都能消费得起,这个是最关键的一点。”
就在街上露天大排挡的生意正红火的时候,韩胜却将小龙虾摆到了室内来经营。
![]() | |
韩胜:“都光着膀子喝啤酒那种感觉,但是呢,毕竟有一定的消费群体,他还是愿意进入室内的。”
价格低廉的小龙虾本来是草根餐饮,大家都认为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韩胜把龙虾放到室内来卖的时候,很多同行都不理解。后来宁国路的大排档拆迁,大家才开始意识到龙虾的经营环境问题,要想走上正轨经营模式,必须从露天走向室内。
韩胜:“我们当时的定位还是定在中低档的价位,既能接待有层次的、有身份的一些顾客,也能接纳一些工薪阶层的。”
![]() | |
韩胜的这种经营模式开始被其他的龙虾经营户模仿。越来越多的大排档经营主们都开始建起了专门的龙虾餐厅。小龙虾虽然属于大众消费,但随着吃的人不断增加,数量也在逐渐减少。以前15元一盘的小龙虾现在也涨到了25元到50元不等。然而,搬进新餐厅的龙虾经营户却发现,火红的龙虾生意背后,利润却是非常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