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少数优良养殖对虾品种之一,自1988首次引进我国,1994年生产性育苗和养殖成功以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在全国沿海一带迅速扩张,成为我国对虾主要养殖品种之一;随着上世纪末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成功,在我国淡水养殖地区也掀起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热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2004、2005年连续两年在上海地区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池塘流行暴发性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给广大养殖业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笔者两年来在上海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推广和养殖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实际经验,针对上海地区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暴发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的情况,提出一些看法与观点,以期能给广大南美白对虾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2005年,上海地区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仍然比较严重,主要发病时间在六月份、七月中旬(连续一周阴雨天气)和八月中旬("麦莎"台风)。所暴发的疾病经上海市有关科研机构鉴定,为白斑综合症。
具体的发病现象往往表现为,养殖池塘里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首先陆续匍匐在池塘边浅水处,没有活力、蜕壳不遂而死亡,头胸甲易剥离,附肢寄生很多的纤毛虫。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到一周时间内,南美白对虾出现在池塘下风口,无力地漂游,时上时下,体色偏红,不摄食,肠道红肿,对外界人为的刺激没有明显的反应,濒临死亡的病虾,头胸甲易剥离,不粘连真皮组织,鳃丝水肿有透明胶体样物质,普通生物显微镜镜检头胸甲上有较多花样白斑。
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克氏原螯虾是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中间宿主和越冬宿主,也就是说池塘里的小龙虾能携带白斑病毒钻洞过冬,并且在来年再传染给南美白对虾。而在我们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淡水水体盛产克氏原螯虾,不管是河道、沟渠还是养殖池塘,都经常有很多克氏原螯虾存在。克氏原螯虾的存在,不仅污染水质,浪费饲料,更重要的它是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携带与传播者,大大增加了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投资风险。
在实际养殖生产中,我们也确实发现,以前暴发过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的池塘来年往往更容易再次发病。而及时清理去除掉克氏原螯虾或者池塘本来没有克氏原螯虾的池塘,相对的发病率却要低于克氏原螯虾多的池塘。所以我们建议,特别是发生过白斑病的池塘,要充分利用冬闲处理的时机,彻底清除池塘里的克氏原螯虾等其他敌害生物。
主要方法有:
1.在饲养过程中,积极摆放地笼张捕;在巡塘或投喂饲料时一经发现及时拣除。减少池塘克氏原螯虾的数量。
2.每次起网捕虾时,把网捕到的克氏原螯虾拿去销售或处理掉,不要让它再爬回养殖池塘。
3.最后干塘捕虾时,及时地把没有钻洞的克氏原螯虾抓捕干净,不要只顾抓南美白对虾,而让克氏原螯虾钻洞或者逃逸。
4.对于克氏原螯虾比较多,特别是当年又发生过白斑病的池塘。我们建议,干塘后趁温度还没有降到很低的程度,及时进水到淹没所有的克氏原螯虾洞眼。在进水的过程中就使用杀灭克氏原螯虾的药物,让药物随水流进入洞眼,要求进水要快,这样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起到更好的效果。克氏原螯虾在药物作用下,往往会爬出洞穴,死在池塘底下:等几天药性过后,排干池水,再彻底清除池底的敌害生物和淤泥。
5.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进行过除害的池塘,要防止外面的克氏原螯虾等敌害生物爬入,在来年进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时,也要防止克氏原螯虾等随水流进入池塘。
在实际养殖生产中,我们发现养殖池塘里的克氏原螯虾的数量与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重要潜在风险之一。所以我们认为野生克氏原螯虾较多的地区,如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区,在从事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时候,一定要针对克氏原螯虾对池塘进行严格的冬闲处理,在进水的时候也要严防克氏原螯虾进入,把其隔离在养殖系统之外。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暴发与克氏原螯虾的关系
发布时间:2009-06-26 来源:
摘要: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少数优良养殖对虾品种之一,自1988首次引进我国,1994年生产性育苗和养殖成功以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在全国沿海一带迅速扩张,成为我国对虾主要养殖品种之一;随着上世纪末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成功,在我国淡水养殖地区也掀起了南美白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