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特点 苗高10~15厘米开始发病,生育后期危害最甚。发病多始于叶尖,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出黑色霉状物,病斑多具同心轮纹,易从病部折断。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发病适温25℃~27℃,低于12℃不发病,一般温暖、多雨或多湿夏季发病重。可在葱蒜作物上碾转传播危害。
(2)防治方法
①施足基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渍水,增强寄主抗病力。
②实行2年以上轮作。
③选用无病蒜籽,或用40℃~45℃温水浸1.5小时消毒。
④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7~10天轮流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均有较好效果。此外,喷洒0.003%的2%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有效。
⑤适时收获,降低温度和水分,低温贮藏可防止病害继续蔓延。注意采前7~10天停止喷药。
大蒜紫斑病的特点和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08-12-12 来源:
摘要:(1)症状特点 苗高10~15厘米开始发病,生育后期危害最甚。发病多始于叶尖,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出黑色霉状物,病斑多具同心轮纹,易从病部折断。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发病适温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