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牛根生还要牛。”当年这样一段民谣道出了当年呼和浩特奶牛养殖的热情和现状。
可是当奶业转型发展的步伐迅速向规模化养殖方向靠拢的时候,那些曾经为呼和浩特奶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散户奶农却只能选择转产,退出奶牛养殖业。
散户奶农数量在不断下降,规模化牧场、小区、乳企自建牧场规模慢慢扩大,此消彼长之间,日渐式微的散户奶农将何去何从?这是转型发展带来的阵痛,也是奶业发展中必须要过的一道坎。
无论是奶业产业发展趋势的必然,还是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难以适应日益严苛的企业管理标准,但“乳都”呼和浩特周边地区的奶农们无疑正切切实实地经历着一场群体意识的“转型记”。
守望:不愿放弃的事业
50岁的王战伟,呼和浩特市金河镇碾格图人。回忆起1982年刚刚养牛时,一缕幸福的笑容在他的脸上闪过。“那时的养牛人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烦心事,即使是养两头奶牛,即使奶价每斤只有两毛钱,但是那样的生活却是快乐而自在的。”印象里,王战伟已经记不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金贵的奶牛被当成肉牛一样,贱卖了。
“那时候,能够有1头奶牛,是多少人的梦想啊!两头奶牛足够养活一家人,并且生活得很好。”王战伟的感叹还在继续,这也是他对于养奶牛的最美好最简短也是最真实的记忆。原奶价格多年徘徊不涨,奶牛饲养成本却越来越高,两者交错,致使绝大多数的养牛人承受不住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从而卖牛、杀牛,直至最后退出奶牛养殖业。
饲料成本的持续性上涨,摊薄了养牛人的收益,从而造成了很多养牛人想尽办法“节约”成本。养牛人都知道养好牛、喂好料的道理,但散养户们却更多的选择了没有品质保障的低价饲料,由此,造成奶牛体质和牛奶质量下降,逐步形成恶性循环,时间稍长,恶性循环带来的越省越亏的后果就开始显现。
“无论养牛环境如何变化,养好奶牛对于未来都是一种资本。”不同于很多养牛人消极的养牛态度,王战伟对于今后养牛前景依然有着些许的期待,他还在乐观地养着自己的奶牛。
与其他人不同,王战伟坚持奶牛的健康才是财富产出的根本这个理念,因此他从不买便宜的饲料。王战伟很清楚这样的举动会让成本支出变大,但是他却更清楚,奶牛的体质好了,病就少了,牛奶的品质也就上去了。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呼和浩特周边村庄里很多的养牛人仍坚持自己配制饲料,而这些养牛人绝大多数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养牛的老一辈养牛人。
“现在的奶牛变得比以前娇气了,一不小心就是乳房炎,动不动就有点小毛病。”说起这“娇气”的奶牛,呼和浩特市金河镇舍必崖村68岁的养牛人潘七斤觉得这和现在的饲料质量、饲养方式有很大关系。10余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奶牛疾病也同样迅速传播蔓延。很多奶农由于缺乏防病治病意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由奶牛疾病所带来的损失让奶农们进一步失去了养牛的信心。
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相关卫生防疫的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却发展缓慢,难以跟得上行业发展诉求,奶牛疾病的爆发和流行就难以很好的得到控制。据了解,在呼和浩特周边地区的散户养殖奶牛群体中,奶牛乳房炎以及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超过三成。“一旦奶农的牛患上了乳房炎等疾病,就要用药物治疗,半个来月不能卖奶,散户奶农原本不多的养牛收益也因此大打折扣。”一位业内人士说。
眼看着昔日满院的奶牛一只一只的被卖掉,当原本繁忙的养牛生活逐渐离自己远去,而儿孙们又没有太大兴趣,对于王战伟、潘七斤以及与他们一样历经奶业发展风雨变换的其他奶农来说,养牛,不久将成为一种断代的记忆,只能留存于心底。
思变:散户奶农的转型之路
中国奶业发展的起伏动荡对于其中的参与者来说感慨万千。历经各种信任危机的中国奶业,成为再也伤不起的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行业,在此背景下,规模化小区和牧场开始成为发展的重点。这让散户奶农日渐受到“冷落”,最终不得不选择卖掉奶牛,重新择业。以前的养牛人现在成了城市的打工者。
郭永胜收牛已经有近4年的时间了,在他的印象里,卖牛最多的时候是2008年三聚氰胺之后,有的人甚至是含着眼泪卖的牛。如今,卖牛的人依然在增加,但是与以往不同,这些人是真的觉得累了,没有力气再去等待奶价的上涨,也没有精神再去关心奶牛的身体健康了。有的人回想起现在的养牛光景,不禁感叹道:当初“三聚氰胺”那段艰难的时光都度过了,如今却在看似越来越规范的环境中选择了放弃。
“其实,在以前注射了抗生素的奶牛人们都会很自觉的停奶一段时间,这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更是为了大家整体不受牵连,然而,打了抗生素也照去奶站挤奶,人们都抱着‘只顾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呼和浩特市金河镇舍必崖村的养牛人潘七斤对于倒奶的事情非常的痛心,他并不是可惜那些收不回来的奶款,而是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变成现在这样,明知道注射了抗生素不能进站挤奶,但是却仍要进站“害人”。诚信原则的崩塌,恰恰验证了散养模式走向终结的纠结状态,没有好的引导,没有对应的政策,原本平静的一切都在改变。
什兰岱村,曾经也是远近皆知的奶牛养殖村,以前有200多头挤奶牛的村里,现在就只剩下40多头牛了,每天的挤奶量已经达不到乳品企业收奶量的下限要求,随时面临着被裁撤和关门倒闭的命运。奶站站长李雪峰最近一年多吃不饱、睡不好,体重下降了20多斤,因为奶站一旦关门倒闭,他同样将面临无以为继的境地,与其他奶农一样,只得寻求新的收入来源以维持家庭生活。
8年前从河北张家口来到什兰岱村养牛的段龙一家,早已观察到了村里邻居们流露出的卖牛意愿,这也让他们变得不安起来。“这两年明显感觉养牛收益持续下降,到了只能维持生活的地步,赚不到钱。”对于当初梦想到呼和浩特养牛致富的段龙一家人来说,不赚钱就等于是吃老本,因为他们在这里没有户口,没有农田,没有房屋院落,享受不到村民待遇,只有养牛赚钱了,他们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段龙的儿子段爱兵今年29岁,此前一直跟随父母在家中养牛,但是养牛收益的下降迫使他走出家门,去城里打工寻求新的收入来源,从而把身份从“奶农”变成“打工者”,这也是多数放弃奶牛养殖的奶农最普遍的选择。现在段爱兵跟随工程队的老师傅在学习电工技能,除了养牛什么也不会的他现在认为有一门可以糊口的手艺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什兰岱村的奶站随时都有可能关闭,李雪峰与段龙虽然每天的生活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是在对未来的担心与不安中度过的。李雪峰正在琢磨奶站若关了门,花巨资投入的规范化挤奶设备该如何处理,而段龙则希望能尽快寻找到一个养殖环境稳定、收奶价格略高的地方,可以带着自己剩余的8头奶牛过去落脚,以继续自己养牛致富的梦想。
趋势:小、散、低终将被规模化取代
虽然呼和浩特奶业在需求剧增的社会环境发展中取得过巨大的辉煌,但这个辉煌的背后只是简单的量的累积,缺乏质的升华,其中,奶牛养殖规模小、养殖分散、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更是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制约呼和浩特奶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瓶颈。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农业局了解到,2012年,市政府下达了建设11个牧场、购进7.7万头奶牛的任务。而到目前,全市开工建设牧场17个,为土左旗8个、和林县3个、托县两个、清水河县1个、玉泉区两个、赛罕区1个(其中万头牧场7个、千头牧场10个)。预计年底可具备进牛条件的牧场有15个,奶牛存栏可达7.8万头左右(目前已经有5个牧场建成并投入运营,存栏奶牛39718头)。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18.08亿元,其中:市政府1.5亿元,旗县区1.4亿元,建设企业投入15.18亿元。
“当前,中国奶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推进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已成为转变增长方式、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及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散户终将不可避免的面临被淘汰的命运。”长期关注中国奶业发展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韩成福这样表示。
随着政府、企业面向奶牛养殖规模化发展的利好政策倾斜度越来越大,牧场规模化建设在各奶业主产区呈现出非常火热的势头,大量的民间资本也纷纷进入奶牛规模化养殖领域,与奶农被无形的压力所“排挤冷落”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观点认为,加快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但现实的情况是,大量的奶农正在被这个转型期所抛弃,散养没利润,上规模缺资金,退出养殖另谋生计只能成为最无奈的选择。奶农如果都不养奶牛,那么规模化又如何带动奶农增收呢?奶农们放弃传统的奶牛养殖外出打工赚来的钱,算不算规模化转型发展所期望的收入带动呢?
韩成福认为,奶业生产标准与管理措施的逐步规范化,必然会提高奶牛生产的外在条件要求,散户奶农肯定会因此觉得吃力,认为费力却得不到好的回报,这也从侧面表明,中国奶业生产安全性与规范性得到了加强,而散户奶农的生产观念却没办法与时俱进,自然就会在产业发展转型的时候被“边缘化”。虽然散户奶农对中国奶业发展的贡献毋庸置疑,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也同样不能逆转,散户奶农终有一天会退出奶业生产一线。
“规模化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将先进的饲养技术集成达到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增产、提质、节本、增效的程度,才是规模化发展的意义所在,而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让历次在奶业危机之中煎熬过来的奶农能够有效融入进规模化发展的模式之中,并让他们最终受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韩成福表示。
据记者从市农业局得到的数据显示,今年呼和浩特还将新建百头牧场20个。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345个,其中百头牧场218个,千头牧场118个,万头牧场9个。奶牛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70%,比去年提高2.9个百分点,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