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温书功)10月14日,记者来到郏县安良镇顺达养殖公司,只见玉米秸秆堆积如山,青贮池边人声鼎沸,员工正忙着粉碎秸秆。牛舍里,近200头红牛膘肥体壮。饲养员跟照料婴儿似的给牛梳身子、挠痒痒,侍弄得牛悠悠地甩着尾巴。
老板温国顺乐呵呵地说:“备足青贮饲料,好养肥牛,再有两个月这一批牛就出栏了。”
郏县红牛是全国八大良种牛之一,2006年9月入选《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为“国宝”。过去,农户以散养为主。近年来,郏县规划建设了五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农民规模饲养。除该县为养牛合作社和养牛大户解决饲养场地外,农村信用联社还拿出5000万元扶持农户养牛,对养牛5头或10头以上的饲养户给予补助。
在科学配方饲养上,该县请省里的畜牧专家来敲定牛的“食谱”,针对牛冬季缺青的情况,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法。去年,该县青贮氨化秸秆84万吨,相当于节省粮食0.6亿公斤。
在科学管理上,他们在全县建立了70处红牛育肥场、红牛育肥科技示范区,统一科学管理,集中催肥;每年举办2~3期肉牛改良技术培训班,投资200余万元引进良种牛;筹建红牛研究所,经常组织开展送医送药送技术到场到户活动;组建检疫、防疫专业服务队,定期对基层防疫人员、养殖户和农民群众进行防疫知识培训。
郏县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使红牛由单一饲养模式向红牛产品系列开发转变。据郏县畜牧局局长殷发军介绍,目前,郏县红牛存栏量达29万头,去年红牛产业产值占到畜牧业产值的35%,肉牛产业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达到1.28万元;从事红牛肉、皮、毛、骨加工的企业有320多家,年加工产值4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