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及“三聚氰胺”事件的严重冲击之后,内蒙古奶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蒙古奶业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处于成长期并亟须转型。
奶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基础产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内蒙古农牧业六大产业之首。内蒙古奶牛养殖规模已达到近300万头,年生产鲜奶900万吨左右,全区有近60万奶农从事奶牛养殖业。内蒙古规模以上乳品加工企业数已达到74家,2009年乳制品总产量为379.5万吨,乳品加工企业增加值为87.57亿元,乳品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超过500亿元。
那达木德认为,内蒙古奶业仍处于成长期。从养殖环节上讲,养殖规模20头以下的散户养殖仍占80%左右,形成了规模小、布局散、水平低的局面,而且饲养方式落后,单产水平低,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产能布局不够合理,品种单一,产品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新产品研发能力低。此外,奶业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监督、管理工作不完全到位。而且,奶农组织化程度低,一体化建设更弱,行业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建立,行业管理能力差,行业协会协调、服务、维权、自律能力差。
那达木德说,内蒙古奶业亟须转型。具体说,就是从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型,从数量扩张型奶业向质量效益型奶业转型,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向整体优化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转型,从散户养殖为主向规模化、标准化、集体化转型,进而推进产业一体化经营的转型升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