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实施一个多月的乳业新国标可能会有微调。经济观察网记者7月13日下午从相关人士处获悉,针对目前争议最大的两项指标——蛋白质含量、微生物限量,可能的微调是,保持蛋白质含量指标不变,对微生物限量做出进一步“阐释”。
该人士称,乳业
新国标确定的生鲜乳“蛋白质含量2.8%”(即100克生鲜乳含2.8克乳蛋白)不变,“微生物限量(通俗理解是指细菌含量)每毫升200万个”将再做要求。这种微调或将通过乳业新国标“释义”或者是“执行办法”的方式另行公布,比如不同微生物含量的生鲜乳执行不同的收购价格,即“优质优价”;另外,分阶段实现更加严格的微生物含量指标。
酝酿微调
这一新的认识,是在7月13日卫生部召集各地奶业协会负责人进行的座谈会后形成的。据了解,这个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贯彻执行乳业新国标,再讨论新国标中争议比较大的问题。
针对上述相关人士的说法,本网记者向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魏克佳求证,魏不予置评,建议记者向卫生部询问。截止发稿时,记者未能联系到卫生部相关负责人。
所谓“乳业新国标”,是从2008年12月开始着手准备的,是将原来乳制品行业160余项数量繁多的乳品“国标”精简合并为66项标准。这项工作耗时1年半。直至今年4月,新版乳业国标强制性标准份由卫生部牵头制定,在卫生部、农业部等11个部委机构,七十多位不同领域专家的庞大阵营坐镇后正式颁布,并从6月起开始正式实施。
不过,乳业新国标一发布执行就受到了众多乳业资深人士的质疑,质疑的焦点集中在几个重要指标的降低上。比如,新国标中蛋白质含量和微生物及体细胞的指标比1986年制定的生鲜乳收购标准有明显的降低。据介绍,1986年的国标中将生鲜乳收购等级设置为四个等级,而新国标中则取消了等级划分,只设定了最低标准。与当时国标的第一等级要求生鲜乳蛋白质含量达到2.95%以上,微生物限量为每毫升50万个相比,新国标的最低限值则只有蛋白质含量为2.8%,以及每毫升200万个微生物含量。
“乳业新国标倒退25年”之类的帖子,在各大论坛上疯狂转载。?
企业操纵?
有支持新国标的专家认为,在中国现有的养殖条件下,原奶中的指标要达到“蛋白质含量2.8%、每毫升200万个微生物含量”这样的标准都很难。三聚氰胺事件之所以爆发,正是因为过去的生乳标准强调蛋白含量的要求太高了,部分散户奶农达不到要求,才不惜铤而走险;而且,由于是散户养殖占主导,这些散户少有能达到机械化挤奶、全程冷链储存,所以,之前对原奶菌落总数的严格要求能否真正执行也成问题。资深乳业人士陈渝认为,这些都是中国乳业目前面临的实际情况,与其制定高标准让企业在检测过程中做手脚,不如去实实在在地正视这个问题。他还表示,因为目前原奶收购环节中缺乏独立第三方检测,对于原奶的达标与否完全是由收奶企业说了算,而散户也没有能力承担自行检测的成本,所以高标准往往成为收奶企业掌握的话语权。
有反对者认为,不能因为现实的养殖状况落后,而保护落后生产者和生产方式——散户养殖。反对者们认为,中国乳制品加工行业之所以比较混乱,与现行的行业标准低、准入门槛低有直接关系。他们认为,奶农的稳定应该通过政府制定的退出机制来解决,而乳业国标事关产业发展,理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
在质疑生中出炉的乳业新国标,迅速被解读为企业“操纵”的结果。
实际上,在新国标制定前期,蒙牛、伊利确实都深度参与了新国标的起草。有消息说,《巴氏杀菌乳安全标准》和《灭菌乳安全标准》蒙牛有参与起草,《生鲜乳安全标准》伊利有参与起草。
中国乳制品行业一直存在着巴氏奶阵营和常温奶阵营的对立。就此次新国标事件,通常的分析是,巴氏奶阵营因对奶源质量要求更高,应该是希望新标准提高的一方,而常温奶阵营则相反。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国标对于像伊利、蒙牛这样的常温奶大户,的确是有利的。按照伊利、蒙牛的奶源处理能力,基本上可以占到全国散户奶源的1/3左右,而且奶源分布很广,而按照中国散户奶源的现实情况,它们的原料奶就很难达到高标准。所以降低标准一方面符合了伊利、蒙牛奶源现状。
但也有专家对此持相反意见,认为反倒是超高温灭菌技术对原奶的质量要求更高,因为超高温灭菌技术对于温度、处理时间都有既定的要求,如果原奶质量不达标,反倒将影响超高温灭菌处理后的乳制品的质量。
有大型乳制品企业的人士表示,公司一直坚持高的生鲜乳标准,从未有过放宽的动议。该人士还称,如果放宽生鲜乳标准,只会使奶企在奶源收购上减弱对奶农的话语权,而且会增加低标准原奶的加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