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牛网 > 养牛新闻 > 全椒有个“牛肉大王”

全椒有个“牛肉大王”

发布时间:2010-04-15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摘要:日前,全椒县进行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本报曾作报道),“管坝牛肉”作为四个申报项目之一赫然在列。这背后,“管坝牛肉”的老板王礼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王礼庚的牛肉加工厂年加工黑水牛4000头以上,产值超过2000万元,当地群众也佩服地称他为

  在全椒县管坝,有一道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名吃——五香卤牛肉,日前,全椒县进行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本报曾作报道),“管坝牛肉”作为四个申报项目之一赫然在列。这背后,“管坝牛肉”的老板王礼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王礼庚的牛肉加工厂年加工黑水牛4000头以上,产值超过2000万元,当地群众也佩服地称他为“牛肉大王”。

  力创“管坝”牛肉品牌

  管坝牛肉由管坝回民王氏第11代传人采用祖传秘方精制而成,其独特的口味令无数食客垂涎三尺。

  在全椒县襄河镇花园工业园区,有一个占地6500平方米的厂房,这就是全椒县礼庚管坝牛肉有限公司所在地。今年30多岁的王礼庚,从1996年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宰杀、烹制技术。两年后,他建议父母在县城开设一个销售点,却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说一年能挣个万把块钱就行了,不必要冒险。在他极力说服父母后,1998年,他在县城最大的南屏菜市场设了个销售点,一年后却亏损近5万元。一时间父母的压力,左邻右舍的冷嘲热讽使他一筹莫展。

  痛定思痛,他认真分析了原因,原来其他牛肉经营户也经营管坝牛肉,但他们采用的是病牛或不出血(电击)的宰杀方法,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销售价格,搞不正当竞争。摸清原因后,他认为,自身要发展,必须在品牌上下工夫,在质量上要绝对过得硬,真正与其他经销商区别开来。2000年,他率先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商标,2001年5月被核准,以“管坝”地名成为全椒县首例申请注册商标的个人。

  曾到云南买过黑水牛

  记者问王礼庚,他为何只卖黑水牛肉而不卖黄牛肉?王礼庚笑着说出了内幕。原来水牛因为养殖时间长,所以牛肉很结实,肉质紧密,农村人讲经得住拽,有咬头。那黄牛肉呢?黄牛肉不行,因为黄牛饲养的时间很短,肉吃起来就没有那个咬劲。这是由市场来决定的。

  王礼庚的水牛肉越卖越好,在全椒县一连开了6个销售点,销售旺季他每天要屠宰十几头牛,销售5000多公斤水牛肉,一天的营业额达到十几万元,然而,他的好日子到了2003年却遇到了麻烦。

  水牛一直是庄稼人干农活的好帮手,2002年,全椒县大力推广普及农业机械化,农用拖拉机逐渐替代了黑水牛,养水牛的人越来越少,价格却越来越高了,这可急坏了王礼庚。

  2004年春节前正是牛肉的销售旺季,当地的活牛异常短缺,导致王礼庚几个牛肉销售网点经常断货,他不得不派人去云南采购42头黑水牛,尽管在回来的路上倍加小心,但回来之后还是死了12头牛。这次到云南采购活牛,不但没有赚到1分钱,反而损失了十几万元。这次教训让王礼庚意识到,要想解决水牛的来源问题,必须将希望寄托在当地的那些养牛的农户身上。

  带动群众养牛共同致富

  他采取包供牛苗、包防疫、包回收的办法,扶持了26户发展养牛,计饲养600头,一年后回收,农户每头牛平均年纯利润1100元,丰厚的利润使群众踊跃发展养牛业。

  谈到“管坝牛肉”申报省“非遗”一事,王礼庚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觉得责任重大,他将不断寻求发展,将“管坝牛肉”品牌做大做强。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