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肖军黄巍通讯员彭宏高
4月10日,记者来到新晃侗族自治县大湾罗乡向家地村,只见10多天前当地村民在3公里之外“长龙排队”取水的现象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口口集中供水的水窖。村民姚菊银告诉记者:“如今有了水窖蓄水,以后我们不用担心缺水了。”
新晃大部分地区属于喀斯特地形,地表土壤层浅,蓄水能力差。当地老百姓大都靠井储水,下大雨时,水四溢,但只要连续天晴一段时间,井水就会明显减少,遇到像今年这样大旱天气,井水断水现象严重,人畜饮水十分困难。
据随行的新晃水务局局长姚沅新介绍,为解决群众饮水难题,今年春节过后,针对全县出现30年未遇的干旱,该县水务部门采取争取项目资金和政府配套办法,多方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在大湾罗乡向家地、川岩等严重缺水地区修建集雨水窖。3月下旬以来,当地干部群众加班作业,现已完工200多口。连续10多天的降雨,目前大部分水窖水都已储满,近5000村民和2万多头大牲畜饮水难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伴随着久旱后的潺潺溪水,当我们来到向家地村15组时,村民张仁木正在埋设水管,他告诉记者:“以前为了储水,一下雨我就把家里所有能装水的盆子桶子拿出来接水,现在一口水窖可以储水18吨,就算再旱一个多月,不用担心没水用啦,我们把储水窖叫做‘生命水窖’!”
走进村民杨奎树家中,杨奎树正在用从水窖里新引进的自来水喂着三头大黄牛,谈起水窖带来的好处,杨奎树喜上眉梢:“以前人喝水都困难,更别说养牛了。托‘生命水窖’的福,我打算喂12头肉牛,再办一个养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