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牛网 > 养牛新闻 > 创业路上的尹德成:不畏逆境,双手铺就致富路

创业路上的尹德成:不畏逆境,双手铺就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0-04-12  来源:十堰日报
摘要: 因一次意外,尹德成永远失去了左手的三个手指。但是,残疾和困难都不能阻止他的自强。现在,他是茅箭区茅塔乡岩屋村最大的黄牛养殖专业户。

 


尹德成在给牛喂食。
 

见习记者 余杰 通讯员 吴团结 刘珊

      因一次意外,尹德成永远失去了左手的三个手指。但是,残疾和困难都不能阻止他的自强。现在,他是茅箭区茅塔乡岩屋村最大的黄牛养殖专业户。
“现在,牛场内存栏牛已经达到46头,我打算今年把存栏扩大到100头。”正在喂牛的尹德成笑眯眯地对记者说。虽然养牛事业蒸蒸日上,但左手残疾的尹德成创业之初却是历经坎坷。
 

      1977年秋天,尹德成出生在岩屋村一个贫穷的家庭。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勉勉强强将小学一年级念完,就不得不回家用稚嫩的肩头帮父母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上山放过羊,割过猪草,砍过柴,挖过草药……尽管很辛苦,家里的穷字一直没有甩掉。
父母一年比一年老了,尹德成也到了成家的年龄。原本拮据的家更显得捉襟见肘。他时常琢磨着走出这块贫瘠的土地,去外面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熟人的介绍下,他进入东风公司铸造二厂当工人。每月上千元的工资,让整个家庭的生活日渐宽裕。
       2005年春节,时已结婚的尹德成带着爱妻和10个月大的女儿回家过年。看着乖巧可爱的小孙女,尹德成的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过年,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尹德成左手拿着“二踢脚”,右手拿打火机,一边和家人谈笑风生……“嘭”的一声巨响,他的左手顿时变得血肉模糊。在医院,虽然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尹德成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落下四级伤残。
      受伤后的尹德成,只能辞去工作在家养伤。面对打击,尹德成没有消沉,在康复的日子里,他四处寻找自立的门路。村里人给他出主意,让他喂鸡、养猪。打小就喂过鸡养过猪的尹德成深知这两种动物病死率高、养殖风险大。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养牛的利润丰厚,而且风险较小。思索良久,他最终下定了决心。
尹德成介绍,当时黄牛的价格比较高,一头至少要花费6000元,加上心里没底,就想先买两头喂养试试。尹德成拿出家中仅有的2000块钱买了两头黄牛,在家里养了起来。从小看父母养过牛,识字不多但头脑灵活的尹德成很快学会了养牛的基础知识。由于经营有方,一年下来获得了不小的收益。尝到甜头的尹德成信心大增,随即又购买了10余头小牛,并在村里建起牛棚。尹德成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起来。
      为满足专业养殖的需要,尹德成经常到有经验、懂技术的养殖户家求教,经过长时间摸索,他学会了一些养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然而靠一只手养牛,尹德成常常要比正常人多花费一倍以上的时间。每次从山上放牛回来,原本残疾的左手都会肿得发紫,胳膊也动弹不得,但他不叫一声苦,咬着牙坚持干。他反复说:“很多事我们不是不能做,只是做起来有些不便!”现今,牛场存栏牛已经达到46头,年纯收入十几万元。
       走到这一步,尹德成并没有满足。对于将来,他还有许多打算:比如,今年将存栏牛扩大到100头,以后要在城里买两套房子,把老人都接到城里住。
看到眼下还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不敢走出去,尹德成很着急,他说:“身体残疾了,心理不能残疾,要敢于正视自己,不能时时处处把自己当作残疾人;要微笑面对世界,主动融入社会。”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