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牛网 > 养牛新闻 > 严重旱灾对贵州肉牛养殖的影响及科学抗灾建议

严重旱灾对贵州肉牛养殖的影响及科学抗灾建议

发布时间:2010-03-26  来源:中国畜牧网
摘要:自2009年夏季以来,贵州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干旱灾情,截至3月20日,全省82个县(区、市)的干旱日数累计在110天以上,部分县(区、市)干旱日数达近200天,持续干旱给我省肉牛生产带来了多方面的困难,严重影响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自2009年夏季以来,贵州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干旱灾情,截至3月20日,全省82个县(区、市)的干旱日数累计在110天以上,部分县(区、市)干旱日数达近200天,持续干旱给我省肉牛生产带来了多方面的困难,严重影响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旱情发生以来,贵州肉牛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组织体系内20多名专家,分别深入我省旱情较重的盘县、兴义、兴仁、安龙、镇远、纳雍等地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干旱对贵州部分地区肉牛养殖业的影响,提出了科学抗旱技术指导,采取多方措施积极组织和指导养殖场(户)进行抗旱,有效地降低了旱情对肉牛养殖业带来的损失,积极发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干旱对贵州部分地区肉牛养殖业的影响

(一)干旱对贵州部分地区肉牛养殖草料供应的影响

由于肉牛的生理特性决定了草料是肉牛养殖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草和农作物秸杆对肉牛养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省在生态畜牧业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肉牛人工草场的建植和秸杆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地促进了肉牛养殖的发展。然而,这次60年一遇(部份地区100年)的严重旱灾,导致草场和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正常年份2-3月是我省牧草普遍反青进入快速生长的季节,但从实地调研的情况看,受灾地区的人工草场和天然草地枯草面积达80%以上;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缓慢或枯黄,皇竹草枯死或芽少等现象比较普遍;一年生牧草许多地方已经播种了2-3次,但都已枯死或没有长出幼苗。各地草料价格也大幅上涨,稻草从旱前的0.1-0.2元/斤涨到了0.3-0.4元/斤,干玉米秸秆从旱前的不利用或只收点搬运费涨到0.1-0.2元/斤,玉米从年前的0.9元/斤涨到了1.2元/斤,严重制约了肉牛养殖草料的有效供给,增加了肉牛生产成本,且一些地方出现收不到干的玉米秸杆和稻草现象,对肉牛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场造成巨大威胁。

(二)干旱对贵州部分地区肉牛养殖饮水供给的影响

由于干旱影响,大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目前,我省干旱地区均出现肉牛饮水困难现象,纳雍县2009年末牛存栏22.4万头,此次旱灾造成16.8万头肉牛饮水困难,受灾比率达到75%。一些地方群众从很远的地方背水来供给牛群饮水,由于路途遥远,加之不通公路,养殖户不得不大批出卖或宰杀肉牛。盘县旧营乡利华养殖场专门请了几个工人从1公里以外的地方背水来供给70多头肉牛的饮水。该县的水塘镇荒坝村40多户人家和100多头牲畜主要靠筷子粗的一股泉水来供给,为了确保大家都能喝上水和保证全村的安定团结,村民自发采取每户每天只能接40分钟水的自救措施。据统计,全省89个县市中有72个县市受灾,全省因旱有1036.8万人、426万头大牲畜饮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有548万人、237.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本次旱灾对我省部的人畜饮水的影响极其严重。

(三)干旱对贵州部分地区养殖场(户)牛体健康的影响

从贵州肉牛现代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所开展的实地调研情况看,目前干旱对贵州部分地区养殖场(户)牛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牛消瘦,生长发育缓慢,育成育肥牛掉膘现象严重;(2)母牛配种受胎率降低,妊娠母牛流产增加;(3)旱灾到目前为止虽未直接导致肉牛疾病的发生,但是由于没有优质草料,有的甚至连干玉米杆都不能保证供给,加上没有干净清洁的饮用水,一些牛已开始出现营养水平差、脱水、抵抗力下降等现象,易导致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调整牛群存栏结构,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

饲 养额外的和饲料转化率低的牛群会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的牛群结构才能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肉牛养殖(场)户的抗旱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此,专家组针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根据旱情的发展情况和各场的饲草饲料贮备情况,指导养殖户(场)采用“保母牛、小牛,淘汰老、 弱、病、残牛,适时出栏育肥牛”的方法,提高饲草饲料和水的资源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肉牛养殖(场)户的抗灾能力,降低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加强科学饲养管理,保证牛群健康

一 是加强牛舍通风,及时清理粪尿,保持舍内卫生,优化畜禽饲养环境,防止牛群因圈舍环境条件恶劣导致疾病的发生。二是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减少牛群对水的消 耗。三是饮水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食盐等,防止牛群因暴饮应激反应而造成的死亡。四是合理调整日粮结构,在日粮中加入微生态制剂或无花果、益母草、天冬、薄荷、白茅根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中草药,保护牛群的健康。

(三)多渠道储备草料和水资源

将 山上和田里还没有运回的玉米秸杆、稻草及时收回,以防止旱情延长,备好粗料应对需要。及时刈割已确定绝收但未死亡的小麦等农作物,作为牛群的青粗料需要。通过挖沟引水,筑堤贮水保证现有泉水的有效使用。对无水村寨采取及时寻找水源,组织运水队伍或接输水管道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对水源地较远、交通不方便的地 方,采取将牛群赶往水源地饮水或饲养方法,解决牲畜饮水困难。

(四)特殊牛群,重点保护

由于小牛、发情配种母牛和妊娠母牛的生理特点,其抗旱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受胎率低、流产和死亡等现象。因此,我们及时指导养殖户,优先保障这类牛群的草料和饮水供应。

(五)积极做好灾后恢复准备工作

积 极准备饲草和农作物播种需要的相关物资,一旦出现降水后,及时抓好牧草和农作物的补播,以尽快恢复草地和农作物的生产能力。积极帮助养殖户实施科学养殖,抓好灾后的强化饲养,充分利用肉牛的代偿性生长,来弥补因干旱造成的损失。根据各地已进入春季防疫季节的情况,我们积极指导养殖场(户)配合相关技术部门 搞好春防免疫和驱虫工作,避免急性烈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三、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建立抗旱长效机制

本 次旱情发生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极大地降低了干旱给贵州肉牛养殖带来的影响。但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有必要建立抗旱的长效机制,建立旱情的预警预报制度,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工作。提高对干旱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抗旱防旱纳入政府相关部门的年 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抗旱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抗旱组织机构,建立抗旱长效机制。

(二)强化规模养殖场的科学选址,完善规模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充足的水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抗击自然灾害的重要保障。如威尔牧业在安龙县的万亩草场养牛基地,于2007年发生凝冻灾害后,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加强了养殖场的供水设施建设,完善了青贮窑和贮水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储备了大量的水和青贮料,在这次旱灾发生后,该场800多头肉牛基本没有受到饮水和草料的影响,牛群健康状况良好,目前该养殖场贮备的饮用水和青贮饲料,还能保证全场800多头牛2个月的需要。为此,在规模养殖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强化科学的选址,要充分考虑养殖场的水源条件,并根据养殖场规模,修建足够的青贮窑和贮水池,储备足够的水和青贮料。

(三)进一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证肉牛饮水安全和草场的充分灌溉

贵州年降雨量在1200-1400mm之间,但是一方面由于降雨的季节性不平衡,各地春旱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贵州73%的国土为喀斯特山地,土层瘠薄,涵水、保水性能差,如果没有完善的水利设施,干旱很容易会对肉牛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水库等贮水设施和相应的引水渠道和管道,减少水资源的流失,从而保证人畜饮水安全和必要的草场灌溉。

(四)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生物饲料

秸秆是畜禽饲料的有效供给资源,我省农作物秸秆产量丰富,年产量约为1100万吨,其中可利用率较高的玉米、水稻和薯类秸秆约880万吨,占80%。但目前全省秸秆实际处理利用率仅为6%左右,如果全省农作物秸秆采用青贮、氨化、生化发酵等方法处理,将利用率提高到20~30%,则可多养牛15~20万头或多养羊47~72万只,可见,大力推广秸秆直接粉碎饲喂技术、秸秆青贮饲料机械化技术、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秸秆氨化技术,积极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生物饲料,是抗灾和促进我省生态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进一步强化科技投入,提高肉牛养殖的抗旱能力

加强高产抗旱适合贵州喀斯特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强化肉牛品种改良,提高个体生产性能,提高肉牛对草料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推动依靠现代肉牛饲养管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及新产品的支撑,实现肉牛养殖的“一高两低”,即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低,从而提高肉牛养殖的抗旱能力。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

推广信息